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在湘潭市雨湖区鹤岭镇双丰村的一处连片农田里,只见一个年轻小伙的身影穿梭在田间,他瞅着绿油油的稻田,晒得黝黑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收获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就是“00后”种粮大户退役军人——赵聪。
2023年9月,赵聪退伍回到家乡后,便萌生了把村里一些闲置农田集中起来搞规模经营的念头。在父母的支持下,说干就干,他与鹤岭镇双丰村共签订了1000余亩土地流转协议,成了名副其实的千亩种粮大户,于2023年12月成立湘潭市雨湖区00后家庭农场。
从退伍返乡的“农业小白”变身为“新农人”,赵聪一直坚守“粮”心,走稳“稻”路,跟着父亲一起学习农业生产技术,发扬部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用勤劳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种出粮食的“一片天”,打造新型农业示范农场。
起始之路不易行,勇往直前定成功。尽管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对种田并不陌生,但要论整田、浸种、催芽等,实打实地干起来,这对缺乏实践经验的赵聪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种植初期,对病虫害等知识不是很熟悉,走了不少‘弯路’,吃了不少亏。”在田间地头,赵聪分享着涉足水稻种植的经历和心得,他说,通过半年不断摸索和实践,以及积极向区、镇农业部门专家请教,才逐渐掌握了水稻种植的技术。现在,对于何时除草、打农药、施肥等关键环节,他都能得心应手。与此同时,目前农场拥有犁田机1台、收割机1台、插秧机1台、无人机1台、抽水机10台,三轮车2台,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管理,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风好正是扬帆时,奋楫逐浪天地宽。通过不断在实践中积累种植经验,从300亩到今年的1000亩,其中种植水稻800亩、玉米、大豆200余亩,现在的赵聪已从“农业小白”变身为“新农人”。农业机械化是科技强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赵聪深知农机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他先后购置了插秧机、收割机、无人机等农用机械,从育秧、插秧到收割,全都实现了机械化,特别是用无人机进行直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粮食产量。
在被问及下一步打算时,赵聪说:“我父亲也是个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虽然很辛苦,但却让人很踏实。
作为新型农民,我深知肩上责任的重大,需要通过多种田、种好田,提高粮食的产量和品质,让更多的人能够吃上绿色、有机、健康的大米,竭尽所能推动当地农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助力。”
近年来,随着退役军人安置和就业创业政策的不断完善,雨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引导和鼓励更多的退役军人返乡创业,继续发扬部队的优良作风,在乡村振兴的“新战场”上再立新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雨湖新闻网
作者:宋波 袁杰
编辑:杨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