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轻轻的朱军已获得诸多荣誉
朱军正在工作
红网湘潭站5月8日讯(记者:焦炬 通讯员:张登科 王泽芬 王慧崎)4月底,长沙黄花机场的候机厅内,一个身着白色衬衣、深色西服的小伙子静静的望着远方,一架客机正在跑道上提速。候机的小伙子名叫朱军,他是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综合传动分厂的一名数控车床操作工人。表面看似非常平静的他,内心却是澎湃的。登机广播响起,朱军踏上了飞往北京的旅程, 去人民大会堂领取属于他的那块沉甸甸、金灿灿的2017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意外受伤 考虑转型
1991年,朱军出生在湖南西部一个偏远的乡村。身为家中长子的他,一心想尽早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经亲戚介绍,他初中毕业后选择到湘潭江麓技校就读。江麓技校曾培养过全国劳模唐银波、罗军和全国人大代表屈胜。榜样的力量激励着朱军不断前行。朱军学的是普通车床,课余时间,别的同学去网吧,他留在教室或者寝室里自习;别的同学三五成群看电影、逛街,他抓紧时间向老师请教。几个寒暑假,朱军都主动申请留校或看书学习,或练习实操技能,通过多学多练提升专业技能。
技校学习的第三年是实习期。在实习期间,朱军起早贪黑、争分夺秒,希望能尽快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更好的融会贯通。一次加工零件的过程中,一块铁屑飞溅到朱军的眼角,后由于伤口发炎、视力受损,他不得不全休两个月。祸兮福所至。朱军在养伤期间,三年里第一次回到了父母身旁。伤口痊愈后,朱军曾想转型成为铣工或者焊工,尝试后发觉自己还是干车工更在行。于是,他又回到了车工专业。2009年,18岁的朱军以优异的文化成绩与实习成绩被江麓集团择优录用。
勤学苦练 遇到伯乐
走上工作岗位之初,面对一张张复杂的零件图纸,朱军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身旁的工友们却能操作熟练,快速解决问题。对此,朱军脸上一阵发烫,意识到自己离现代化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于是,朱军暗自定下一个目标:走技术专家型的路子,做一个对企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既然学了这一行,那么就要通过不断钻研去学好这一行。”朱军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每天随身携带《车工工艺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床夹具设计手册》等专业书,只要有空就拿出来看一看。同时,朱军还自学了数控加工技术、数控系统编程、计算机应用等课程,坚持学中练、练中学,不多久便能灵活使用各种系统车床以及车削中心等设备,并能熟练机床代码、参数、操作功能等指令的应用。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赢下比赛不是靠运气而是靠实力。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朱军迎来了一个重要机会。2009年,湖南省第三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数控车工比赛即将举行,朱军在江麓集团举办的内部选拔赛上脱颖而出,并被担任该企业职工技能大赛集训队教练的罗军(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全国劳动模范、湖南省技能大师、兵器集团的关键技能带头人)一眼相中收入门下,开始了为期一个多月的“魔鬼式的集训”。“我师傅要求非常严格。练习的时候,他不允许我们分心,有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5月8日,朱军接受我们专访时说,当时比赛中加工一个零部件的标准用时是7个小时,为了让参赛队员的身体适应这种劳动强度,集训期前期,罗军往往加大训练量,一套题一练就是八、九个小时。被队员们私下称为“魔鬼教练”的罗军却是很温暖的一个人,他深知训练的艰辛和时间的紧迫,经常为队员们打包带来盒饭,以便饥肠辘辘的队员一下车床就能吃到一口热饭热菜。
当然,朱军没有辜负师傅的期望,他代表湘潭市参加湖南省第三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数控车工比赛,赢得了全省第二名的佳绩,同时取得参加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的资格,并成为当年湖南省最年轻的技师。2010年,朱军获评湖南省“技术能手”、湖南省“五一先锋”称号。
业精于勤 全国闻名
2012年,朱军在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湖南选拔赛数控车比赛中荣获第一名。在随后的多次技能竞赛中,他都有上佳表现,取得了不俗的战绩。“每一场技能比赛,是检验平时实力和集训效果的舞台,也是体能的比拼。”朱军告诉我们,在备战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的集训期间,一场训练课就得花十几个小时,为此,他每天从早晨一直训练到子夜时分。“那时候酷热难耐,又有蚊虫叮咬,每天吃不好睡不好,后来他患上了肠胃炎,还动了手术。”朱军的同事说,国赛在即,代表湖南参赛的朱军不敢有半点松懈,躺在病床上的他仍然坚持理论学习。康复出院后,朱军马上叫上教练和队友,加强演练实操的训练,最终如愿以偿走进了国赛赛场并取得了好成绩。
“我最大的乐趣就是完成每一件让自己满意的作品。”2016年,是朱军在各级技能竞赛中收获满满的一年。在湘潭市数控技能竞赛暨“莲城工匠大师”数控类竞赛中,朱军荣获“莲城工匠大师”称号。在湖南省“十行状元、百优工匠”竞赛决赛中,朱军年龄最小、资历最浅,却从27名省内精英中脱颖而出。他现场制作的作品让不少有着数十年工龄的前辈刮目相看,评委专家对他的作品大加赞赏,并做出了“精雕细琢、精彩纷呈”的评价。在随后的第七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中,朱军不负众望,获得数控车第12名。
值得一提的是湖南省“十行状元、百优工匠”竞赛决赛,参赛选手必须在6小时内将两块数公斤重的圆柱体钢材加工成两个精细到毫厘的零件,误差仅允许为0.001毫米。决赛中,朱军仅用了5个小时就完成了赛件加工。经裁判对赛件外观质量、尺寸精度、加工工艺等方面评分后,他的赛件获得全场最高分。朱军因此获得了“全省数控赛暨全国选拔赛”数控车工一等奖和“十行状元,百优工匠”竞赛数控车状元。
虽说朱军在决赛中发挥得很精彩,可知情的人知道,这次比赛他差点连前三名都进不了,与全国大赛擦肩而过。在选拔赛的实际操作比赛中,比赛刚开始20分钟,朱军的机床就出现了故障,螺纹塞规卡在工件里。朱军花了半个小时想办法,仍然没能成功取出螺纹塞规。时间此时已非常紧迫,朱军迅速决定先放弃该部位加工,把工件其他位置做好。由于技术过硬又速度超快,朱军提前40分钟做完了整套课题,他长嘘一口气后立即解决“螺纹塞卡在工件里”的问题。只见朱军用虎钳夹住塞规,用手转动工件,成功将塞规取出,可是螺纹还没有达到工艺要求,必须马上进行修复。此时的朱军已不再紧张,他胸有成竹的试切、调试后,螺纹规格终于达到要求。裁判目睹整个过程后,非常佩服朱军临危不乱、沉着应战的自信和艺高人胆大的比赛风格,当场情不自禁地点赞。
攻坚克难 创新创效
“工作认真、不爱说话、业务水平高”,这是同事对朱军的印象。“谦虚、自律、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这是罗军对朱军的评价。“任务交给他,我们很放心”,这是领导对朱军的点赞。
7年的时间里,朱军一门心思钻研数控车的相关技术,他年纪轻轻却早早挑起大梁,是综合传动分厂关键岗位、关键工序、关键设备的拥有者。朱军所在的综合传动分厂,承担着很多关键零部件的精密加工任务,经常会碰到一些精度要求高、结构复杂的畸形零件,要加工出完全符合图纸要求的产品,往往要求做大量的实验、认真做好每个环节数据的记录,认真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找出最佳的工艺加工方案。2017年初,公司接到一个科研任务,该系列产品第一次小批量生产,原来的误差范围在0.05毫米,现在要求误差在0.005毫米。其中一个工件的硬度很高,接近于刀具硬度,而且还是异形件,难度非常大。朱军连续几天不分白天黑夜的反复试验,每走一刀,他就认真地把走刀速度、工件旋转速度、刀具耐用度、背吃刀量等数据记录下来,直到稳定参数达15次以上,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以师傅罗军的名字命名的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成为朱军学习创新的源泉,让他体会到了“创新就是快乐”的美妙。他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伙伴们相互探讨、共同学习,也常常为了一个技术难题攻关争得面红耳赤。在这里,朱军不仅积累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的技术功底,而且在技术创新和科研攻关上作出了不凡的成绩。朱军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与团队成员合力攻坚,自主研发完成了《关于创新磨刀装置,利用车床刃磨硬质合金刀具操作法》。该“操作法”充分利用废弃刀杆材料和合理设计刃磨,为产品加工提供急需的刀具,并成功运用于车、铣、钻孔和成型刀具各方面,延长刀具使用寿命2-3倍,每年为企业节约近100万元。
除此之外,朱军还独立完成了多项研究课题,《关于应用G87数控程序代码车削非等距环槽编程操作法》就是其中之一。过去,由于一个产品上环槽数量多,编程量很大,在编程时会出现较多编程错误。他通过创新使用G87这个钻孔循环代码,转换为切槽方式的刀具轨迹来使用,即可完成刀具的快速定位、功能切削、暂停、快速退刀等过程,无需改变其刀具运动速度,简化程序量近10倍。通过10多种工件的编程验证后,该操作法得到了推广使用,成为了江麓集团降本降耗的重要方法。
朱军能保证高难度产品质量、能突破生产瓶颈、能确保生产节点,他在科研试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公司某科研任务中,朱军摸索出以卧车代替立车的加工方式,增加工装夹具防止工件变形。通过多次实验,不仅保证了零件形位公差和尺寸精度要求,而且工作效率提高50%以上,成功解决公司的生产窄口。在公司的某变速箱关键零件的加工中,朱军带领2名年轻徒弟反复试验,创新性地运用以车代磨的加工方案,完成了此类零件的技术攻关。
从北京载誉归来后,朱军又换上了深蓝色的工服,拿起了他记录各项数据的本子,走向了数控车床。
来源:红网湘潭站
作者:焦炬 张登科 王泽芬 王慧崎
编辑:黄滔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