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9月27日讯(湘潭分站记者 凌雨晴)9月27日,湘潭市科技局召开迎接党的十九大新闻发布会。湘潭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潘永其等在新闻发布会上详细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党的十九大召开在即,新的形势下,科技创新无疑会肩负更重大的任务。面对新的形势,您认为湘潭科技创新该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换句话说,就是科技创新该如何定位?
湘潭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潘永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将之推到了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十九大马上就要召开了,展望新时期,湘潭科技创新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对湘潭新一轮发展,对科技工作本身,都至关重要。如何找准位置?其一,要从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中来找准科技创新的位置。习总书记多次指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要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湘潭的科技创新,首先要贯彻落实好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向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和最前沿站位。其二,要从落实“创新引领”战略中来找准科技创新的位置。大家知道,省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今年的省委、市委全会先后出台了推动这一战略的实施意见,其中湘潭市委《关于大力推进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实施意见》确立的主要目标是:建立创新型经济新体系,将湘潭建设成国内一流的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和活力迸发的众创基地。湘潭的科技创新,必须从落实省市战略部署、建立创新型经济新体系中来站位。其三,要从湘潭产业振兴中来找准科技创新的位置。产业振兴是湘潭发展大计,市委市政府明确了“1+4”产业体系,特别是实施汽车千亿产业计划和装备制造千亿产业倍增计划,以及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等,科技创新必须在其中当担主责,创新链必须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省里推出了《十大领域产业技术创新链》,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与智能电网、现代农业、人口健康、资源利用和环保、文化创意、公共安全与应急、现代服务业等十大领域进行了规划,这是我们实施创新与产业融合的纲领。湘潭的科技创新,必须从为产业振兴提供核心动力中来站位。上述三个方面,总起来一句话:湘潭科技创新必须站到湘潭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和最前沿。
记者:科技创新工作的新定位必须要求有新的作为。那么如何实现这种新作为?或者说,新形势下科技创新工作的主抓手在哪里?
湘潭市科技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钟兴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认为科技创新要突出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创新型社会氛围的营造。科技创新既要依靠科研人员和科技工作者,也要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所以中央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社会蕴含着巨大的创新活力,包括科技创新的活力。我们要依靠党委政府的引导,依靠广大新闻媒体的宣传动员,依靠我们的科普活动,让创新的理念在全社会牢固确立起来,形成一种人人参与创新,发展依靠创新,从创新中找出路的良好格局。二是抓创新主体的培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是创新的主体。在湘潭,企业的创新占到80%左右,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占到15%左右。我们通过完善政策措施,例如项目资助、人才激励、成果收益权改革、产学研引导、科技金融等等,积极引导企业牢固树立科研经费投入的意识,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针对创新主体的培育,我们将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实施创新引领“四个十”科技计划等重大科技行动。按照“集中资源、聚焦产业、重点扶持”的原则,充分发挥财政科技专项资金和基金的引导作用,围绕“1+4”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扶持一批创新项目和科技企业。第二,加大创新人才引进力度。通过引进中高端科技人才,把国内外一流的科技成果引入湘潭转化,在前期的工作中,一批人才项目已经成功落地,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服务力度,推进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开花结果。第三,积极开展科技招商。通过引进重大成果和产业项目,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弥补我市产业的短板,重点推进“港洽周”等招商项目的落地落实。三是抓湘潭智造谷建设。湘潭智造谷存在多重任务,首先它是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三谷多园”的核心区之一,承担着自主创新的重任;其次它是产业转型发展的平台,依靠创新来促进产业转型提升,必须依靠智造谷的建设;再次它还是新型产业集聚的洼地。我们将按照市委政府的安排部署,抓好智造谷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将智造谷六大工程落到实处,推进园区和产业转型发展。
湘潭科教资源丰富,政策体系完备,科技创新基础好。抓好这些工作,我们充满信心。
记者:当前,知识产权作为一个国家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资源,凸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党中央、国务院对知识产权工作越来越重视。湘潭作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在推动科技创新和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面对新形势, 知识产权工作将有什么新的作为?
湘潭市科技局党组成员成晓红:知识产权是以法的形式保护其所有者的智力成果和垄断利益,是企业参与市场与国际竞争的利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知识产权在推动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一是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我市五年来专利申请、授权和万人有效的数据,充分体现了湘潭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的显著提升。特别是PCT国际专利申请五年间增长近十倍,为企业产品进入海外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知识产权运用能力。五年来,培育35家国省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实施48个国省级“专利转化推进计划”重点专利技术转化项目。通过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与实施,近60项专利获得国、省、市专利奖。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显著提升。三是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主要通过开展 “护航”、“亮剑”、“剑网”、“利剑”、“雷霆”等一系列的“双打”专项行动,为湘潭经济发展提供越来越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四是知识产权服务能力。积极发挥中国.湘潭机电信息中心、中国(湘潭)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湖南省专利分析与评估中心、湘潭市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各类知识产权平台的作用,为企业提供专利导航、专利运营、专利分析、专利预警、专利保护等全方位的知识产权服务。同时通过制定《湘潭市专利资助办法》和《湘潭市专利权质押贷款补助办法》等一系列政策,为全市发明创造给予资金扶持。五年来,我市累计发放各类专利资助近600万,资助各类专利一万余项,受益企业近千家。
下一步,我们将突出抓好四个行动:一是知识产权支撑产业振兴行动。重点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密集型园区、密集型产业联盟、密集型高校,通过“四密合一”支撑湘潭产业转型发展。二是优势企业培育行动。认真贯彻落实“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部署,重点培育10大具有数量规模、质量优势、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发挥领头羊作用。三是知识产权转化行动。重点开展专利导航、专利运营、专利交易等工作,重点培育10大知识产权转化项目,同时充分发挥高校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优势,积极搭建平台,通过校企合作,推动高校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四是知识产权护航行动。“一带一路”建设亟需知识产权护航,主要从培养企业知识产权风险意识,帮助企业开展专利预警分析,建立专利预警机制、开展知识产权布局和维权,为企业走上“一带一路”、参与国际竞争保驾护航。
记者:听了刚才的介绍,科技创新要站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最前沿,作为政府科技工作管理部门,你们准备如何来实现这些美好的设想?
湘潭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潘永其:实现这些设想,关键在一个“转”字。形势变了,任务变了,科技工作管理部门必须随之实现系列的转变。一是要转思想观念。怎么转?就是要 “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由过去的站在舞台后面“唱配角”,当仁不让地站到发展全局的核心舞台上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上来,唱主角、当先锋,深入推进“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落实。二是转行为方式。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改变过去那种“内部循环”、“孤芳自赏”搞科研工作,与经济建设结合的紧密度不够的问题,开放度不大的问题,突破性不强的问题,打开大门做科技创新工作,敢于突破现有格局。要更加突出促进自主创新,这是一个地方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要非常敏感的从国家战略中抓机遇,局部工作要成为全局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善于找到地方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特别是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的关键问题,开展科技攻关,等等。三是转工作作风。要有使命感、危机感、紧迫感,转变过去那种不紧不慢的风气,以时不我待的意识,树立雷厉风行的作风,讲究工作的高效率,追求有作为、有奉献。怎么转作风?就是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以党建工作来统揽全局工作。当前,要认真组织实施中共湘潭市委“党建领航工程”,引导全市科技战线特别是科技管理服务工作人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追求干事创业,确立起真正的科技创新精神,实现科技人应有的作为。党的十九大马上就要召开了,湘潭科技战线全体干部职工将进一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风清气正,干事创业,奋力拼搏,争位赶超,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满怀信心迎接新时期的到来!
来源:红网湘潭站
作者:凌雨晴
编辑:黄滔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