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日上午,来自各地州市、县的300多名农机系统工作者前往湘乡栗山镇参观湖南省适机田土改造试验示范基地。
红网时刻12月23日讯(湘乡市分站记者:熊杜泉)21日至22日,全省农机系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创新发展农机事业”研讨会在湘乡举行。21日上午,来自各地州市、县的300多名农机系统工作者前往湘乡栗山镇参观湖南省适机田土改造试验示范基地。省农机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罗方,湘乡市副市长赵造时,市政协副主席刘定宇出席活动。
湖南省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地势起伏,丘陵山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62.4%。为了加快推进我省农业机械化进程,省农机局在湘乡创新启动了丘陵山区适机田土改造试点。试点项目位于栗山镇,项目规模500亩,总投资120万元,分为山坡梯土改造和细碎条田改造两个板块。山坡梯土改造位于湘乡市栗山镇西山村,面积300亩,建设资金100万元,主要进行“陡坡轨道式改造”、“螺旋式梯台改造”和“Z字型梯台改造;细碎条田改造位于湘乡市栗山镇双江村,面积200亩,建设资金20万元,主要进行去坎、破界、联体整平改造。

省农机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罗方(左二)现场参观。
当天,参观人员首先来到栗山镇西山村山坡梯土改造板块,只见超大坡度果园轨道运输机、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旋耕机、微耕机、开沟机、自走势喷杆喷雾机、多旋翼农用无人机、撒肥机等20余台农机具正在改造后的山坡梯土上进行作业演示,现场好不热闹。专业人员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山坡梯土改造的意义、技术模式、作用效果及各种农机具的构造、性能、使用方法、保养常识。
据了解,西山村山坡梯土改造板块改善了丘陵山区机械化立地条件,释放生产力,实现资源要素的最大化,且其亩均投入成本不高,具有可复制性,有较为深远的推广意义。而农机具的下地,大大减轻了丘陵山地果园劳动强度,解决劳力贫乏的困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栗山镇山坡梯土改造板块,改善了丘陵山区机械化立地条件。

栗山镇双江村细碎条田改造板块,嫩绿的油菜在阳光的照耀下焕发勃勃生机。

演示现场。

演示现场。

超大坡度果园轨道运输机演示。

撒肥机演示。
随后,参观人员又来到栗山镇双江村的细碎条田改造板块,200余亩的旱地由村头伸向远方,地里嫩绿的油菜苗破土而出,在阳光的照耀下焕发勃勃生机。据了解,双江村示范点改造前由零散的菜地、荒地和小山头组成,大型农机具进不去,改造后,土地连片了、机械能通行了,合作社应用农业机械种上了油菜。仔细查看图纸了解该地原貌后,大家忍不住连声赞叹:“效果太好了。”
看到丘陵山区适机田土改造试点取得的成果,王罗方感到非常欣慰,要求,湘乡要深刻认识适机田土改造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争取各级政府重视,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深入推进适机田土改造工作,为全省乃至全国探索出可复制推广的适机田土改造经验。

多旋翼农用无人机演示。

每一个演示现场都吸引了大家驻足观看。

参观人员了解农机用具性能。
编辑:黄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