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非遗传承 有味发现】湘潭折纸:不费一笔一画,人生百态跃然指与纸上

来源:红网 作者:唐频辉 编辑:谢文礼 2020-08-12 17:29:13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湖南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悠久的历史、多元的民族文化、独特的自然资源留下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遗,“功在千秋,利在当代”,意义非凡。即日起,省级非遗品牌张新发组织“非遗传承 有味发现”活动,走进湖南多姿多彩的非遗项目,深入了解非遗的过去、现在,关注非遗文化的未来,助力这些文化都活起来。


【非遗传承 有味发现】

川山毛笔:祖传四代手工制笔 传承千年老手艺

滩头年画:留存在年岁里的浓墨重彩

纸影戏:爷孙俩让飞影间的千古大戏继续流传

铜官柴烧:溯古与创新并进,让泥土放光芒

桃源刺绣:针尖上的一片“世外桃源”

浏阳夏布:一丝一缕织出千年传承

泥书:以泥为墨堆字成匾,老绝活迎来新芳华

长沙面塑:让老手艺焕发新光彩,全靠“金手指”

石鼓油纸伞:历经72道工序,用手艺传承中国韵味

粽编传承人周佳霖:无声世界里“编”出大未来与新传承

红网时刻记者 唐频辉 长沙报道

折纸起源于中国西汉时期,迄今为止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但在今天的非遗主人公76岁的贺桂华心中,这门传统艺术才刚刚“发芽”。作为湖南省折纸工艺大师,她“以纸为色、用折代笔”,在指尖上跳出了绝美芭蕾。

近日,张新发“非遗传承 有味发现”栏目组走进贺桂华的家中,倾听她与折纸工艺近半个世纪的故事。

1.jpg

就地取材即兴创作 手下人物信手拈来

贺桂华是湘潭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彩纸折叠的“掌门人”,多年从事小学美术教学工作,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她就进行彩纸折叠艺术创作,直至古稀之年,已坚持40余载。

2.jpg

今年已经76岁的贺桂华,每天都要进行折纸创作,这种沉浸在兴趣爱好中的巨大满足,让老人每天都十分快乐。

与传统的折纸不同,贺桂华传承的彩纸折叠都是用糖纸、画报纸作为材料。说着,贺桂华突然来了兴致,她要求现场出题,随意选择材料,她现场制作一个人物出来。

3.jpg

旁人看起来彩票上除了数字就是汉字,但在贺桂华看来也是有“生命”的。不到五分钟,一张废彩票经过她一双巧手的撕、搓扭、折叠、粘压,一个头戴黄帽,身穿黑裙的小人便出现在我们眼前。

4.jpg

一方折纸便是贺桂华的一方世界,不论是眼前所见,还是心中所想,一张平铺的纸,经由贺桂华的手,会变成古典忧郁的林黛玉,会变成活灵活现的花草和动物。

这与百年张新发槟榔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一样,热爱这份技艺,就潜心钻研下去,一直坚持。

心系传承不遗余力 现场讲解妙趣横生

5.jpg

“彩纸折艺,折纸新第。变废为宝,环保经济。”依靠一把小剪子和一卷胶纸,废纸也能变成人们爱不释手的艺术品。它们或成为万紫千红的美丽鲜花,或成为时尚潮流的时装女郎,或成为神态万千的红楼人物。

自己年纪大了,传承一直是贺桂华的心头大事。现在她每天不断创作,有时还带自己的作品参加各种活动,不遗余力进行宣传。

6.jpg

最近湘潭非遗保护项目《彩纸折叠》艺术展,在湘潭市建设路“霞所在”展览馆举行。只要有需要,贺桂华都会现场讲解作品和示范指导。

7.jpg

由100个人物头像、50幅作品构成的《人生百态》,布满展厅迎面的整个展墙,古今中外的男女老少神态各异,喜怒哀乐的表情栩栩如生。

四大名著中《红楼梦》人物形象经贺桂华巧手造就,神情并茂跃然纸上。在观摩过程中,经贺老师对创作过程生动有趣的介绍和具体作品妙趣横生的讲解,让我们对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

8.jpg

与书画家不同,她是“以纸为色,以折代笔”在创作。而一把小剪子,一卷胶纸就是她的工具。折一幅作品,少则几分钟,长则花几个月时间。而作品原材料都是生活中大家丢弃不用的废纸,像糖纸、各类包装盒和包装纸等。折叠时,她充分利用纸的本色和原来的花色进行折叠。

贺桂华说,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美,除了要有一颗追求美的心,还要将美表现出来。现在的她生活很充实,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从她的作品中分享到这种美。

这与百年张新发槟榔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一样,只要坚持传承下来,就能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这份非遗技艺的魅力。


来源:红网

作者:唐频辉

编辑:谢文礼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xt.rednet.cn/content/2020/08/12/811724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潭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