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竹竿容易弯”“众人划桨开大船”。被称为湘潭市广大农民合作社“娘家”的湘潭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简称 农合联),自2018年底成立以来,共建成市级农合联1家、县级农合联4家、乡镇农合联41家,三级农合联吸收会员单位超过2000家,带动了20余万农户就业增收。
农合联充分发挥政府与农民的桥梁纽带作用,强化“农合联+行业协会”双服务,促进农技推广、产品销售、融资难题、行业指导等专业服务覆盖到合作社、拓展到农户,使农民合作社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从“单打独斗”走向“抱团致富”。
为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农合联成员单位建设起土地托管中心,每个中心形成了半径5公里覆盖一个乡镇的服务圈,每个土地托管中心服务面积达1万亩以上,直接服务4000余农户,为农服务能力大大增强。“从2019年开始,我就与中路铺镇土地托管中心签订了全托式订单合同,种植市场需求量大的优质稻,收购时一算,每亩田比往年多赚260元。”湘潭县中路铺镇种植大户黄石泉说,土地托管中心提供种、收、销全托管,让他当起了“甩手掌柜”,160多亩稻田纯收入近10万元。土地托管中心形成的“九代”服务模式,实现每亩成本降低15%,农民增收200元以上。
为大力扶持农合联成员单位中加工企业、流通企业、骨干企业做大做强,重点建设了华银中央厨房、生猪产业园、食用菌产业园、韶山红茶叶、绿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湘乡市供销联耘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湘潭县供销冷链物流产业园等一批为农服务项目。农合联还充分发挥农资、农技、农机等资源优势,在全市累计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166个,建设食用菌、蔬菜、茶叶等标准化农产品基地25个、总面积达23471亩。
逐步建立金融服务体系。为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能力弱的问题,农合联充分发挥的行业优势,建立与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关系,积极探索融资新模式,为开展农产品营销服务注入新活力。
“在市农合联的‘大家庭’中,有湘潭农商银行为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解决农业生产融资难题,还有惠农、绿丰公司这样提供农化服务、农副产品加工和销售渠道的涉农企业,更有市、县供销社提供行业指导和政策支持。”市供销社主要负责人表示,市农合联集合了全市优质的融资渠道、种养殖生产加工企业、销售网络平台等优势,覆盖了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既是一个跨区域、跨领域的信息平台,更是一个实现会员单位合作共赢的产业平台。
两年来,农合联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解决了单一合作社发展规模小、经营实力弱、难以形成规模优势等问题。市供销社主要负责人表示,今后,要把供销合作社的流通优势、农民合作社的生产优势、金融信用部门的资金优势,以及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的技术优势等整合到农合联,打造集生产、供销、信用等生产生活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服务需求。(王希台)
来源:红网湘潭站
作者:王希台
编辑:刘放明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