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保护历史遗珍,赓续千秋文脉——湘潭市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综述

来源:红网湘潭站 作者:成青 编辑:曹利敏 2020-12-21 16:19:22
时刻新闻
—分享—

万楼景区。 (方阳 摄)_副本.jpg

万楼景区。 摄影/方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来到大美湘潭,走进古老沧桑的城正街追寻历史印记,去到人声鼎沸的韶山踏寻伟人足迹,或登上巍然屹立的昭山,眺望千里湘江第一湾,历史的繁华尽收眼底……

坐拥不可移动文物点55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11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3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9处,博物馆7个,可移动文物32911件套,遍布湘潭这片土地的历史遗珍,讲述着湘潭故事,永续着千秋文脉。

近年来,湘潭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将保护成果惠及民众作为文物工作的宗旨,文物保护、考古调查、文物抢救修复与合理利用等工作全方位开展,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

发掘遗珍丰富资源

厘清文物和遗址背后人类社会的发展脉络,是考古研究的重要意义。湘潭古文化遗存丰富,从旧石器时代形制质朴的砍砸器到新石器时代精细加工的石斧、石刀,从商周造型别致的青铜器到汉唐之际的陶瓷制品,从宋元时期权衡器及工艺精美的各式器具到明清城市建筑排水构件,一次次的考古发现印证了湘潭的深远历史。

微信图片_20201221104042.jpg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湘中考古工作站正式揭牌成立。

今年9月6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湘中考古工作站在市博物馆揭牌成立,成为湘潭市推进考古工作的里程碑。工作站成立后,积极投身考古发掘工作,对湘潭十八总商业街项目建设范围、杨嘉桥老虎坑遗址、九华地通公司用地项目等进行了抢救性文物考古勘探和发掘,为研究湘潭地区历史和早期人类生活习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丰富了湘潭的历史瑰宝。

加大文物行政执法力度是促进考古工作、保护文物的重要保障。今年以来,市文旅广体局文物管理科与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以及市博物馆密切配合,以严格执法为突破口,开展了文物执法大检查,协助公安机关破获了盗窃安乐桥石狮子文物案,进一步加强了文物安全保护。

整合资源保用并重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在做好文物发掘和保护工作的基础上,以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为推手,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是文物工作的重要目标。

湘潭是革命圣地,红色摇篮,革命遗存之丰闻名全国。市文旅广体局分管文物工作的副局长方新文介绍,一直以来,湘潭市注重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毛泽东故居、彭德怀故居、周小舟故居、李卓然故居等大量革命遗址成为国家级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迎接着来自全国地的游客瞻仰,承担着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作用。

将革命遗存的影响扩大,进一步发挥红色资源优势。今年,湘潭市文物部门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精心策划,将散落在湘潭城区的毛福昌号、宽裕粮行、三义井、昭山古蹬道四处文保单位整合打包为“毛泽东青年时代湘潭活动旧址”项目,并报省人民政府增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仅用四个月时间,完成了市保单位向省保单位的进阶,接下来将争取向国保单位进军。市文旅广体局局长张湘汉介绍,推进“毛泽东青年时代湘潭活动旧址”项目,既是解决文物的保护、修缮和利用问题,也是为更好的突出湘潭的核心旅游资源,让文物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红色圣地韶山、元帅故里乌石、历史老街窑湾,一个个游人如织的景点,无不彰显着文物保护和利用并重的优秀成果。

传播故事交流文明

如何讲好湘潭故事,将历史瑰宝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传递给他人?

一个个典型获奖案例倾注了文物工作者的心血。彭德怀纪念馆的《百战垂青史忠诚铸丰碑——彭德怀元帅生平业绩陈列》,从空间布局、色彩选择、展陈特色等多方面着手,精心提炼主题,陈列精品,将彭德怀戎马一生、忠诚担当的精神实质充分展现,获得湖南省“十三五”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同时入选的还有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风范长存——毛主席遗物展》。“全省才十个,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湘潭占有两席,实属不易。”市文旅广体局文物科盛兆华说。

fd48471b723a4c6cb3be137c2769365d.jpg

彭德怀同志铜像广场和彭德怀纪念馆。

今年10月,湖南省文物局公布《湖南文物保护利用创新发展百佳案例》,彭德怀纪念馆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彭德怀元帅》和长篇评书《彭大将军》等多项作品入选优秀文物价值发掘与传播案例。

一件件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传播着历史的价值。市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 10201件(套),临时展览也精彩纷呈。近年来先后组织策划、承办了“巨匠之门——首届湖湘传统木雕艺术精品展”“盛世之下的丝路宝藏——长沙窑出土及出水瓷器展”等多场独具匠心的展览,给广大观众奉送了一场场高层次的文化艺术盛宴。

一场场交流互动活动推动着文化事业的繁荣。10月24日,2020年湖南(金秋)文物博览会第24届全国文物交流会湘潭分会场首次走进湘潭,在雨湖区白石古玩街开幕,这场以“博览与交流”为主题的文博会,进一步繁荣和推动了白石文化产业圈,形成新生文化产业。

利用国际博物馆日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日等契机,全市举办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普及文物保护知识,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小小讲解员》《博物馆,我来了》《到博物馆过节》等系列品牌活动将文物保护成果惠及广大民众,给市民奉献多元化文化大餐。

接下来,湘潭市将继续推进文物工作,让文物在发掘、保护和利用中重焕光彩,让文物工作成果惠及更多民众,取得新发展、新突破。(通讯员 成青)

来源:红网湘潭站

作者:成青

编辑:曹利敏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xt.rednet.cn/content/2020/12/21/873937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潭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