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思政课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思政教师的时代课题。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教师路成志认为,思政课应该对准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他说,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萌芽阶段,思政教师的正确引导在学生成长成才成人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作为一名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让理论生动地进高职课堂、进学生头脑、进社会实践,把学生培养成有情怀、有温度、有能力的新时代青年,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用心精选思政课授课角度
路成志善用“大思政课”,认为授课内容不能局限于课本教材,对着课本教材、文件政策“照本宣科”,要以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作为最生动的教材。同时,不局限于四方教室和传统教法,应树立时代观念、系统观念、全局观念,与时政热点、“四史”、社会正能量结合,要与现实语境结合,与时代场景关联,更要与情感紧密连接,引导学生与时代同频共振,让学生在感同身受的事例中拉近距离,从而提升理论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用力甄选思政课实践角度
路成志认为,思政课应避免“大水漫灌”式的单方面输入,应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充分结合,以“专题+活动+教材”推动教学改革,让学生切身参与到中国故事、时代故事、红色故事、脱贫故事、创新故事、乡村故事之中。他引导学生走出个人的“小天地”,参加各类社会实践,融入“社会大课堂”,带领学生到党史展馆、烈士陵园、田间地头、示范基地去,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在家国情怀中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用情遴选思政课范例角度
路成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提倡把握高职学生成长成人的规律,注重树立身边人、身边事作为个人职业发展范例,提出“思政课范例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思索学生希望看到什么,做到有的放矢。”他坚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贴近学生需求,融入学生生活,和学生同理共情。他注重在课堂上解读校训“忠信敏确、匠心守拙”,通过讲解杰出校友董日中、徐仲维、王增木等一路成长为大国工匠的故事,挖掘同学们身边的典型人物和事迹,让同学们自然而然产生趋同感。
大学的思政课就应引发共鸣,要解答人生如何用心、在哪用力、怎么用情。
路成志认为,作为一名思政教师,应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充分融入到思政课程中。他目前正围绕“育匠心、砺匠心、塑匠心、养匠魂、铸匠人”这个职业素质目标,探索当前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教学如何全程融入人才培养,更好培育新时代“匠人”。
“我们都是追梦人,要抓住新时代的新机遇,在未来的人生征程中,以奋斗中书写自己出彩的青春。”路成志说。(通讯员 阳波)
来源:红网湘潭站
作者:阳波
编辑:杨莉莎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