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大楼。
面对机遇,湘潭经开区构建了“盘活存量+新增投资”良性循环。
湖南省医疗器械产业园。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林佳妮 湘潭报道
新年伊始,湘潭经开区传来捷报: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保持了争先进位的强劲势头。
作为湖南省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之一,今年以来,湘潭经开区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紧扣“四区一地一圈一强”目标,全力推进“五好园区”创建,加压奋进、攻坚克难,各项事业取得了新成效。
项目聚势,筑牢高质量发展“生命线”
项目是发展之本,抓的越实,积蓄的势能就越大。
2022年2月18日,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九华开工项目13个,迎来“开门红”;6月25日,51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开竣工、投产,总投资131.26亿元;8月31日,湖南省医疗器械产业园授牌三周年,产业集中区一期项目竣工,19个项目签约;10月8日,长株潭新能源汽车产业城、一力物流等12个项目集中开工……
截至2022年底,通过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湘潭经开区全年引进项目53个,合同引资257.34亿元,其中三类500强项目8个,亿元以上项目39个,省外重大项目18个。
同时,为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园区坚持以改革增效能,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创新推进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一次办”,开创“一枚印章管审批”先河,集中81项权限实现“园区事园区办”。
从高质量发展再出发,湘潭经开区将把推进“十大产业项目”作为稳投资、强动能、增后劲的重要抓手,锚定目标不动摇,持续加力推进项目建设,拉动投资稳定增长,继续奋力奔跑在新征程上。
蹄疾步稳,树立产业发展“新标杆”
星辰大海,征途万里。唯有顺应时代,方能独占鳌头。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创造历史性的机遇。如何从产业端实践这一战略部署,九华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了更深的思考和践行。
面对机遇,湘潭经开区构建了“盘活存量+新增投资”良性循环。在各部门通力配合下,成功获得省政府“五好园区”真抓实干激励。同时,新能源和汽车产业集群入围湖南省先进制造业集群。
2022年,湘潭经开区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实现产值增速12%;医疗器械产业新引进项目84家,新增投产45家;军民融合产业新增10个军工资质,新培育5家军工资质企业,4家企业列入湖南省重点“民参军”企业培育目录,新增1个湖南省军民融合重大示范项目。园区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势头更加强劲。
同年,“湘江科学城”概念规划发布,这标志着科学城建设迈出了从愿景设想到建设关键一步。
“这对湘潭而言是重大利好,尤其是片区开发带来的政策倾斜,将为湘潭经开区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湘潭市委常委、副市长、湘潭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董巍说。
2023年,湘潭经开区将聚焦产业强区,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推进“专业园区深化年”为抓手,加快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不论从发展大势,还是政策导向,亦或是自身优势看,湘潭经开区即将面临的机遇都十分具有战略性和可塑性,这些机遇将为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劲动能。
成果共享,建设民生福祉“新高地”
在大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湘潭经开区着力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和生活品质,精准满足群众需求,让群众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一年来,九华江声中学、九华砂子塘潭州小学、九华和平湘江湾小学先后投入使用,新增学位5040个。同时,园区与湖南科技大学、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湘潭理工学院“校地共建”深入推进。
湘潭经开区通过一系列举措,将教育这一最大的民生工程扎实推进,使市民对园区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充满信心。
与此同时,湘潭经开区全面强化民生保障,发放各类民政民生保障资金1399.5万元,城乡低保保障水平居全市前列;全年完成城镇新增就业5302人,获评2022年“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工业园区”。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经济工作大会报告上一系列数字,展现出湘潭经开区民生福祉的深入。湘潭经开区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字,化作真实可感的温暖,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新的一年,蕴藏着新的机遇,充满着新的挑战。”董巍表示,2023年,湘潭经开区将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举高质量发展的旗帜,弘扬“三牛”精神,发扬“四干”作风,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加快建设“四区一地一圈一强”,高质量建设“五好”园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湘潭,开创新局面、作出新贡献、谱写新篇章。
建园二十年,奋进新征程,青春九华在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已昂然崛起,势不可挡。
来源:红网
作者:林佳妮
编辑:谢文礼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