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韶山宣传思想战线坚持把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作为工作的主题主线,统筹推进理论武装、红色教育、新闻舆论、文明创建等各项工作,奋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韶山落地生根,为加快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贡献宣传力量。
一、加强理论武装,在强化思想引领中筑牢忠诚之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入脑入心抓学习。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列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运用好《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等辅导材料,采取多种形式,全覆盖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出新出彩抓宣讲。着力打造“为理而来”·红杜鹃理论宣讲品牌,建好用好市委宣讲团、理论政策宣讲队、志愿者宣讲队、文艺轻骑兵、金牌讲师、金牌导游、思政教师、女子民兵宣讲队等八支宣讲队伍,依托“思想学堂”“社企课堂”“党史故事我来讲”等载体,发挥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载体作用,开展好“为理而来”八进活动,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走深走实抓阐释。发挥市委党校、党政机关政策研究部门等作用,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出一批有深度、有说服力的调研成果。组织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刊发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文章。融媒体中心主动邀请有关负责同志,对党员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解读,回应群众关切。
二、深耕红色资源,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夯实信仰之基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要立足韶山红色资源富集优势,用活用好红色资源富矿,把韶山“红”的底色擦得更亮。聚焦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隆重简朴务实办好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纪念活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提质行动,积极推动“韶山精神”申报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聚焦壮大红色文旅产业。实施好“文旅兴城”三年行动计划,举办好十大节会活动,大力发展壮大“红色旅游+”,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打造红色IP,做好做精红色旅游路线,研发红色文创产品,打造韶山经典红色名片。聚焦打造红色教育培训高地。实施红色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持续举办“韶峰杯”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大赛,引进“电影党史课”“音乐思政课”“音乐党史课”等特色产品,开发“新时代文明实践”等精品课程,定期策划和举办红色教育精品课程大赛、“毅行韶山”等系列主题活动,开展红色教育“星火传承”行动,加强红色教育培训区域合作,建立健全监督体系,推动红色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三、做强融媒传播,在壮大主流舆论中凝聚磅礴之力
始终坚持团结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推动媒体整体联动,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在强化主题宣传上发力。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紧扣党的建设、产业发展、文旅兴城、乡村振兴等主题,创作出一批有影响力的宣传报道,引导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把思想统一到市委要求上来,营造凝心聚力谋发展、干事创业谱新篇的浓厚氛围。在深化媒体融合上发力。集中力量办好集“韶山红”微信公众号、“韶山融媒”抖音号、“韶山融媒”微信视频号、“红色韶山”APP、韶山新闻网、红网韶山手机报、广播电视台、“村村响”广播8位一体的全媒体矩阵,极推动传统新闻节目融媒体化改造,深化媒体与电商、市场、政府间的联动,探索“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运营模式。在讲好韶山故事上发力。把央媒、省媒上稿摆在突出位置,以重大节会、重要节日、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以韶山市改革发展的新成就为重点,精心策划组织独具韶山特色的外宣活动,制作外宣产品,传递韶山声音、展示韶山形象。在优化舆论引导上发力。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完善网络舆情预警、联动、反馈、问责机制,做好重大热点敏感问题和突发事件网上舆情引导管控工作,多措并举加强自媒体管理,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四、拓展全域文明,在深化文明创建中绽放文明之花
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实。全方位开展文明创建。着力解决停车难、飞线整治等文明城市创建的重点难点问题,建立健全常态长效工作机制,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公共设施标准化、创建工作法治化。统筹协调推进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形成全面创建、全域创建、全城创建、全民创建的良好工作格局。高标准开展文明培育。持续做好“中国好人”“湖南好人”推介工作,组织道德模范宣传活动,树立文明典型、发挥示范作用,引导广大市民自觉养成文明习惯。品牌化赋能文明实践。精心部署开展春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大力推广“爱心银行”和“五单”运行机制,组织开展一批有韶山特色、群众欢迎的文明实践活动,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充分发挥示范站点引领作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品牌化。
来源:红网时刻韶山频道
作者:中共韶山市委宣传部部务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
编辑:黄滔-湘潭站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