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3月3日是第24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为提高群众的听力障碍预防意识,有效地控制、减少听力障碍的发生,当天,湘潭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联合市知联会、市残联于“爱耳日”在杨嘉桥镇金福村开展健康义诊活动。
活动现场,由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眼科、中医科、中西结合肛肠科等科室主任及骨干医师组成的专家团队对前来咨询的患者予以耐心解答,认真讲解保护听力的具体方法和措施,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告诉他们预防疾病的小常识,耐心叮嘱他们日常注意事项,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并为有需要的患者免费进行了听力检测、耳鼻喉部检查、测量血压、血糖等健康检查。此次活动共接待群众百余人次,发放健康宣教资料百余份。
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彭正加介绍,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不良习惯会对耳朵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一旦听力出现损伤,会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诸多不良影响。他呼吁广大群众关注和重视听力健康,树立预防和早发现、早治疗的理念,进一步增强科学用耳,爱护耳朵,从而有效减少听力障碍的发生。
科普小知识
1.耳朵的清洁
耳朵的清洁是一种正常现象,怎么来清洁才是关键。耳垢是一种天然保护外耳道的分泌物,因此每天只要清洗耳廓便可。掏耳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容易导致鼓膜穿孔,易引起感染,从而影响听力。
2.预防耳朵炎症
中耳炎是听力问题的一大元凶,常见导致中耳炎的因素有:
①游泳进水、呛水、呛奶引发急性中耳炎和外耳道炎症
②鼻咽部炎症蔓延导致中耳炎
③双手捏住两侧鼻翼用力擤鼻涕,将鼻涕擤入咽鼓管引发中耳炎
3.谨慎用药,防止药物性耳聋
常见的耳毒性药物有:氨基甙类抗生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癌药(长春新碱、2-硝基咪唑、顺氯氨铂),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等),抗疟药(奎宁、氯奎等),袢利尿剂(速尿、利尿酸)等。我们在使用药物时,一定要谨遵医嘱,切勿盲目使用。
4.远离噪音污染
噪声引起的耳聋被称为噪声性聋,噪声聋治疗起来难度很大,因此KTV,飞机场,放鞭炮等重大噪音污染的地方最好少去,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的人应该戴隔音用耳塞、耳罩,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及工间休息。
5.远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不要长时间戴耳机,长时间戴耳机会导致听力下降,严重的话会造成耳聋;吸烟或二手烟会增加听力损伤的几率;不健康的作息会使身体疲劳,进而引发血管收缩致缺血缺氧,导致耳聋,为预防突发性耳聋,生活中要做到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熬夜等。
6.定期检查耳朵
耳朵如果有不适感,应该定期的去请专业医生检查,不能自己盲目的处理。特别是老人和孩子,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听力障碍发生率会增高,应及时治疗,延缓听力减退速度。
7.突然出现听力下降要第一时间诊治
现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精神压力明显增加,医学发现,与之相伴的一种疾病——突发性耳聋也明显增加了。突发性耳聋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还伴有耳鸣或者眩晕、耳内闷塞感。突发性耳聋是一种急症,因此治疗越早越好,所以说“时间就是听力”一点都不过分,一旦突然出现听力下降或耳鸣应该尽快向耳鼻喉科医生求助。
来源:红网湘潭站
作者:梁娟 彭紫娟
编辑:楚湟-湘潭站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