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视频丨宽裕粮行本体修缮完工 与伟人“隔空对话”即将开启

来源:红网湘潭站 作者:刘放明 岳晓涵 李红 编辑:谢文礼 2023-05-18 11:22:16
时刻新闻
—分享—

DSC_3105_副本.jpg

已修旧如旧的宽裕粮行。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放明 实习生 岳晓涵 李红 湘潭报道

在湘潭市雨湖区“十八总”唐兴街,一座具有晚清特色的二层建筑矗立江边,房体窄长,青砖细瓦,檐墙高耸,这里是近期修缮完工的宽裕粮行。毛泽东青年时期曾在这里当学徒。

5月17日下午,初夏的阳光洒在湘江,江面泛出粼粼波光,碧空下的微风吹过耳畔,诉说着这里曾历经的百年沧桑。

1910年,年仅16岁的毛泽东被做谷米生意的父亲送到宽裕粮行当学徒,本意是想让他学成后继承并发扬家族产业。但小粮行怎能装得下一代伟人的雄心壮志?

当时,青年毛泽东在招待客商之余,就在粮行的二楼读书习字,并留下了一首抒怀诗:“沙水对沙洲,源源不断流。人住人脚下,何日待出头?”折射出他心怀天下的非凡格局。半年后,在宽裕粮行老板毛槐林的支持下,毛泽东不顾父亲的反对投考了湘乡东山学校,从此开始了他一生救国救民于水火的革命事业。

宽裕粮行是毛泽东第一次走出韶山冲的落脚之地。也正是因为这段历史,虽然宽裕粮行早已不在,这栋建筑也经历一百多年的风霜雪雨而逐渐破败,但一直被保留了下来。

2021年12月31日,宽裕粮行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定为第十一批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去年底,在多方努力下,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湘潭市启动了宽裕粮行项目。

目前,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完工,宽裕粮行本体建筑完成了修缮,还原了宽裕粮行1910年完整的、具有晚清特色的四进建筑风貌。周边保留的民国和清代两栋建筑修缮以及东西广场、地下停车场也已完成。接下来的项目二期,将主要建设毛泽东青少年雕塑、游客服务中心、青年求索礼堂及配套服务建筑三个部分。

项目完工后,湘潭市将通过充分挖掘和开发红色资源,向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讲述青年毛泽东的成长历程,达到以文育人、以史鉴人、以情动人的目的。

来源:红网湘潭站

作者:刘放明 岳晓涵 李红

编辑:谢文礼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xt.rednet.cn/content/646749/52/1266481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潭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