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贺波、李永亮等为中共湖南昭山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湖南昭山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揭牌。(照片来源:湘潭日报)
湘江北去,潮涌河东。日前,湖南昭山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湘潭高新区统筹管理昭山投控(昭山片区)的改革棋局落下关键一子,这是一场关乎体制机制、产业生态与区域协同的深层革命。
统筹管理后,如何实现“既要管到位、又要管得活”?规划形态、园区业态、产业生态如何“三态协同”发展?今天,湘C君带你们深入这场改革的肌理,探寻其背后的战略考量和实践路径。
俯瞰湘潭高新区。
解码:改革者的“化学方程式”
改革的深层动力源于发展能级的迫切提升需求。
湘潭高新区成立于1992年,2009年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多年来,园区以“两主一特”产业体系建设为核心,重点建设先进电传动和新型能源装备产业链、精品钢材及新材料产业链、电子信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在全省园区差异化、特色化错位竞争中独辟蹊径。岳塘经开区则定位现代商贸物流与康养文旅。二者各有所长,却也各自面临发展瓶颈。
湘潭高新区的“成长烦恼”,主要在于发展空间受限,岳塘经开区则受限于产业发展能力不足。两个相邻却各自为战的棋手,亟需一盘统筹全局的新棋谱。
改革者的破局智慧体现在“两步走”战略:
首先是物理上的整合。去年,湖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全省6家园区调区扩区的复函,其中明确湘潭高新区扩区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将新扩入728.14公顷,扩区后总面积2294.62公顷,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更优越的条件。
然后是化学上的融合。湘潭高新区以市场化改革为取向、以体制机制为突破口,建立责任清、情况准、可量化、可评价的改革台账,着力构建统一领导、职责明确、紧密联动的责任体系,督促园区各责任单位在深化园区改革中一项项抓落实、一件件见成效,推动构建“管委会+公司”的新运营模式,以湘潭高新区统筹管理昭山投控(昭山片区)的方式,实现由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的跃升。
这种“先画棋盘再落子”的改革路径,恰似管理学上的“风筝理论”——湘潭高新区既要握紧制度线轴确保方向,又要给予市场足够的翱翔空间,激发创新活力。在明确职责、管辖、整合“三边界”的同时,实现产业、要素、主体“三保障”,确保后续发展既“管到位”,又“管得活”,为后续发展预留弹性空间。
湘潭高新区昭山片区仰天湖国际休闲旅游度假项目。摄影/周向前
探路:产业“横行”的智慧
螃蟹横行,看似笨拙,实则稳健。
在产业布局上,改革展现出“螃蟹式”的横向拓展智慧。湘潭高新区不再追求简单的规模叠加,而是以“产业归类原则”重构生态。
以先进制造业板块为例,作为湘潭高新区的龙头企业,湘电在风电整机、直驱永磁电机等领域技术领先,但其再制造业务——旧件拆解、清洗、探伤、加工、装配、测试等完整体系,正需要更广阔的市场应用场景。而岳塘经开区的湘潭中部国际机械园,已聚集200余家企业,涵盖4S店区、二手设备再制造经营区、零配件区等5大板块,是中部地区工程机械交易量最大的产业服务平台。
以健康医疗板块为例,通过整合原岳塘经开区健康医疗产业资源与湘潭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可以形成“研发-生产-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条闭环。
一个发挥技术优势,一个发挥市场优势,用全产业链服务构建共同盘活一个循环经济生态。
透过这些例子,两区融合后,一条新的发展路径日益清晰:园区技术优势和产业协同发展的结合,可以形成“产业规划+专业园区+综合服务”的模式,强链延链补链,可共同构建“研发在高新、制造在园区、服务在岳塘”的一体化产业链。
就像螃蟹的“八足协同”,各板块既专业分工,又有机配合。
长株潭绿心。(图片来源:长沙晚报社)
观潮:三生融合的“未来式”
湘潭高新区与岳塘经开区的融合,既是一场立足当下的改革实践,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发展布局。
新时代产城融合须以人为核心,依托城市圈多核多心的产业园区发展,推动产业要素与生活要素有序配置,加快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步伐,推动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有序协同。
湘C君特别关注到,湖南昭山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后,将坚持“主业归核、产业归类、资产盘活、合并同类项资产资源”原则,聚焦园区健康医疗、文化旅游、商贸物流、资产经营、综合服务等专业化领域,分类整合资产资源,开发潜在业务,做强优势业务,做精专业业务。
昭山片区的产业生态,恰恰为湘潭高新区产业发展与城市生活、生态环境之间有机融合之态,形成了互为补充,为完善园区配套功能,构建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注入源源不断活力。
“三生融合”,不是简单叠加,而是放大优势、联合发力,形成“磁吸效应”。
两区融合以后,湘潭高新区可以锚定“产业规划+专业园区+综合服务”的目标,打破“摊大饼”模式,构建“核心区+专业园”的蟹状布局,形成“前端研发+中端制造+后端服务”的产业链条,打造“龙头企业+配套企业+服务平台”的共生体系,通过生产空间的效率提升、生活空间的品质改善和生态空间的价值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湘潭高新区。
湘C君的观察+
改革者的智慧,就在于把握破与立的辩证法,既要破旧立新,又要稳步前行。
长株潭都市圈的版图上,湘潭高新区与岳塘经开区的融合发展,恰如一只横行的螃蟹,既需挥舞巨螯破旧立新,又得八足协同稳步前行。这场改革,不是简单的区划调整,而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剥离冗余、聚焦主业、协同共生,最终在区域经济的大潮中,闯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潮涌湘江,风起昭山。这场深入肌理的改革,正围绕改革之“必须”和市场之“必需”两个层面,稳步向前。
来源:红网
作者:湘C君
编辑:刘力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