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观“湘”门丨湘潭的盛夏与民企的春天

来源:红网 作者:湘C君 编辑:刘放明 2025-07-21 23:38:24
时刻新闻
—分享—

68102e22edfe0a106499321161658cd.jpg

会议现场。

7月21日,在湖南知名民营企业助力湘潭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大汉控股、盐津铺子、爱尔眼科等370位湖南知名民企掌舵人如候鸟般齐聚伟人故里。

七月骄阳炙烤莲城,但会场空调冷气也压不住企业家眼中灼热的光。在湘C君看来,这场名为“助力”的大会,实则是湘潭民营经济春天的盛大预告。

转型:“破局突围”迈向“全面跃升”

这两年来,杨梅洲大桥、下摄司大桥等“半拉子工程”摇身一变,成了城市新地标。桥的变化,恰似湘潭这些年走过的路——从背负沉重债务,到涅槃重生,全力奔跑。

2025年,湘潭实现了从“一手抓化债,一手抓发展”到“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化债”的转变,这也意味着湘潭正走出“泥潭”,回到正常的发展轨道。正如市委书记胡贺波在会上所言:“今天的湘潭已从‘破局突围’迈向‘全面跃升’。”

湘潭是湖南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阵地,拥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民营企业。全市民营企业达到6.8万户,占全市市场主体总数的90%;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64%,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达70%以上。

640.jpg

湘潭杨梅洲大桥。

“285年只做一缸酱油。”湘潭本土企业龙牌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峥嵘的坚守,恰似湘潭发展的隐喻。从混改重组到签约院士团队,老字号把湖湘味道炼成新质生产力。而湘潭化债与发展的换位,恰似湘江“U形弯”的隐喻——穿过险滩回湾后,终将浩荡向前。

磁场:特色园区的聚变效应

园区是经济发展的主战场。2024年下半年起,湘潭就启动了园区第二轮改革,重点任务是走向市场化和专业化。当前,湘潭园区配置由“4”变“2”,雨湖高新区、岳塘经开区分别并于湘潭经开区、湘潭高新区,并取消园区管委会、建立公司制,让园区真正像企业一样运行。

如今,走进湘潭经开区,产业集群如磁石吸附上下游企业。汽车领域形成“四整车、全配套”格局,博雷顿矿卡与舍弗勒轴承在此共舞;裕能科技的磷酸铁锂出货量连续3年行业第一,与湘潭电化共筑电池材料帝国。

而在湘潭高新区,全国第一套舰船电力推进系统、全国第一台300吨电动轮自卸车、全国第一台5兆瓦海上直驱风力发电机等“中国骄傲”在这里诞生,湘电集团、金杯电工等200余家企业组成电机电控“国家队”。

湖南省医疗器械产业园.jpg

湖南省医疗器械产业园。

“这里将把科教优势变成产业红利。”湘潭经开区负责人充满信心地说。湘潭大学城聚集20万在校生,院士工作站与企业研究院扎堆入驻,“研发在长沙、生产在九华”的协同模式正从愿景落地为流水线。

破茧:“营商”变“赢商”的密码

“湘潭服务,相当专业。”亚辉龙创始人胡德明这句感慨,道出众多企业家的心声。他的医疗器械项目提前一年投产,背后是湖南首个医疗器械审评核查分中心的“绿色通道”。

更深的变革藏在细节里:执法检查“扫码入企”让干扰锐减,“亲商管家”24小时在线解决诉求,650项改革举措如精密齿轮咬合转动,让企业开办手续办理压至在0.5个工作日,施工图审查平均用时压缩在14.86天。

更值得一提的是,“欠费不停供”护住8万小微商户,“先用后付”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堵点,湘潭以制度创新破解了“最后一公里”难题。湖南远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旭荣忍不住感慨:“湘潭是广大浙商最向往的地方之一。”

为经营主体提供全程“帮代办”服务.jpg

为经营主体提供全程“帮代办”服务。

难怪在2024年湘潭招商引资项目中,来自浙江投资额达81.3亿元,占比15.6%,吉利湘潭基地全年产销量超32万辆,拥有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40%。

湘C君的观察+

大会结束后,现场的民营企业负责人们还在热议“湘潭效率”,他们的共识写在投资清单上——今年一季度湘潭GDP增速全省第二,全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7%,高于全部投资增速5.2个百分点。

土地超市刷新交易逻辑、老工业基地建起医疗器械“标杆园区”……湘潭的民营经济春天,正从制度创新的土壤里破土而出。

这片诞生过“敢教日月换新天”豪情的热土,如今以新时代的变革证明,真正优渥的营商环境是让企业家的梦想与城市的雄心同频生长。

来源:红网

作者:湘C君

编辑:刘放明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xt.rednet.cn/content/646941/65/1514476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潭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