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亮鸣带领武友习练巫家拳。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放明 谢文礼 湘潭报道
大年初二一大早,应会员预约,颜亮鸣就与儿子颜凯章来到新开的运动馆,开启了农历新年的第一天营业。
今年57岁的颜亮鸣,出生于武术世家,从小爱好习武,目前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巫家拳”的代表性传承人。
去年年底,颜亮鸣告别了曾经习武十年的场地,在岳塘区建设路口的湘潭中心开了这家“梦想家综合运动馆”,不但教授巫家拳,还增加了专业的体能训练服务。从国家队体能教练岗位退役的颜凯章,也回到湘潭传承父亲的衣钵。
“我希望能有更多人熟悉巫家拳,让传统武术不再只是武侠小说中的抽象感知。”颜亮鸣中气十足,展现出习武之人的精气神。
颜亮鸣(右)与儿子颜凯章(左)一道展示巫家拳。
颜亮鸣介绍,巫家拳起源于天地会,为福建人巫必达(1751年—1822年)所创,在湖南特别是湘潭流传较广,该拳风格独特,体系完整,技击性很强,为湖南地方主要拳种之一。
相传巫家拳是一种秘密习练的武功,用于上阵杀敌,具有很强的技击性。其中,七步连针棍法实际上是用于战场搏杀的枪术,为了习练隐秘,特意将枪头去掉,这才有了“棍法”一说。巫家拳的拳法招招制命,力法讲究“惊”“风”“弹”“淬”,实战要求“欢”“趋”“威”三神贯通。
15岁时,颜亮鸣在班主任老师的推荐下学习巫家拳。由于曾习龙家拳,武术根基扎实,他进步神速,常得师父周扬斌赞赏。
据他回忆,自己每天早上拿出一盒火柴,每打完一遍拳,就拿出一根火柴,直到火柴全部拿完才收功。到了晚上,拿出来的火柴又派上了用场,每打完一遍拳,就再放回去一根,火柴一根不少的放回去才休息。就在这来来往往中,颜亮鸣的拳法日益熟练,对于拳理的理解也越来越深。
训练现场。
40多年的历练,让颜亮鸣对于中国传统武术巫家拳的理解,已经从刚开始的简单技法研究,上升到民族体育产业、养生、技击等方面的研究。2015年初,颜亮鸣经过多年研究创编的"巫家拳操"一面世,就获得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多位专家的高度评价和肯定。随后他为巫家拳申报湖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宝贵的资料。2021年5月,在颜亮鸣的主持组织下,巫家拳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他也成为了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近年来,颜亮鸣为了将巫家拳发扬光大,常出入学校和社区,他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它走进它,“不做一个人的武林”。
黄筱燕是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体育教师,她利用业余时间跟着颜亮鸣学习巫家拳,将其运用到平时的教学当中,调动了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去年,在湖南省青年教师教学比武中,黄筱燕获得了宝贵的一等奖。
“中华优秀传统体育实践教学基地”在湖南理工职院挂牌。
“下一步,综合运动馆交给儿子打理,我主要是巫家拳段位教材的编撰及推广普及工作。”颜亮鸣介绍,在目前与湖南理工职院、湖南城建职院、宝塔街道长塘社区合作的基础上,他将进一步扩大推广范围,“希望让祖先的智慧更好地造福人类”。
来源:红网
作者:刘 放 明 谢 文 礼
编辑:谢文礼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