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湘潭公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多项全中国第一,历经百年辉煌。新中国成立以来,湘潭公路人用热血与汗水铸就蓬勃壮阔的“芳华”路。本期湘潭公路历史文化系列专题视频带来潭宝公路篇。
潭宝公路。
潭宝公路纪念碑亭。
1925年,湘中公路局在潭宝公路起点处修建了全国第一个砖和钢筋砼结构汽车站—潭宝汽车站,并在站前修建了“湖南华洋互赈会创修潭宝公路碑亭”。
潭宝汽车站既是潭宝公路(“潭”即湘潭,“宝”即邵阳,今320国道湘潭至邵阳段)的起点,通过汽车轮渡与长潭公路对接,同时又是长潭公路(今107国道长沙至湘潭段)的终点。
据潭宝路《碑亭记》及《碑亭附记》载:1913年至1921年间,湖南省督军、湘军总司令谭延闿(后为省长)为方便调遣军队,耗资90万银元,历时9年修建了长(沙)潭(湘潭)军路。尔后,在湖南督军赵恒惕和政治活动家熊希龄等人的主持下,动工修建潭宝公路,作为长潭公路的延伸。1922年5月至1924年6月,修建了湘潭至湘乡段。1925年建窑湾汽车轮渡码头。此后,工程几经周折,至1927年才通车至宝庆。历时5年,累计耗资140万银元。潭宝公路的建成通车,结束了肩挑牲驮的商贸史,许多湘潭人在宝庆(今邵阳)经商,往来于途。
1981年,根据交通运输部统一命名,潭宝线被命名为国道320线(上海至昆明)。
来源:红网
作者:谢文礼
编辑:杨莉莎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