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改进行时丨雨湖区用好改革创新“万能钥匙” 锚定目标闯新路

来源:红网 作者:刘放明 罗琳 编辑:杨莉莎 2025-04-24 21:55:40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50424204931_副本.jpg

多彩雨湖。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放明 实习生 罗琳 湘潭报道

从经济体制到基层治理,从产业升级到民生改善,100项改革举措精准落地;“扁平化治理做法”入选全国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去年全区GDP增长6.1%,居全市首位……这是湘潭市雨湖区全面深化改革的“成绩单”。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作为有着千年文脉的湘潭老城区,改革创新成为雨湖区通往高质量发展的一把“万能钥匙”,正锚定“全国百强、全省前十、全市第一”的目标勇闯新路。

如何发挥这把“钥匙”的效能?来看看雨湖区的答案。

谋篇布局:筑牢改革“四梁八柱”

2024年,雨湖区委深改委锚定方向,完善修订《两规则一细则》,进一步构建区委深改委统筹决策、专项小组分块抓总、责任部门牵头实施、参与部门各尽其责、改革办协调督促的高效率工作格局。

WechatIMG9568.jpg

俯瞰雨湖高新区。

在建立健全区领导联系重大改革事项制度基础上,雨湖区确定了国有企业现代化、市场化转型发展改革,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一号工程”+千年雨湖智慧平台集成改革等10大重点改革事项,进一步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性、指导性和引领性。

园区改革率先破题。湘潭经开区64项教育、民政等职能有序划转到雨湖区,内设机构精简40%,让园区轻装上阵聚焦产业主业。雨湖区与湘潭经开区这一次改革合作,为全省产业园区探索出了可参考借鉴的“湘潭样本”。

微信图片_20240614162330_副本.jpg

2024年6月,雨湖区《话说扁平化治理》新书首发。

基层治理创新也在这里同步推进。

雨湖区是老城区,基础设施配套薄弱、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社情舆情相对复杂。该区充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依托扁平化治理实践破除思维定势、创新工作机制、下沉治理重心、整合职能力量,构建起职能清晰、权责一致、运转顺畅、保障有力、智能高效的基层治理体系,实现了党建引领力上升、群众满意度上升、经济活跃度上升,矛盾纠纷下降、风险隐患下降、行政成本下降的“三升三降”基层治理目标。

扁平化治理做法成功入选第二届中国基层领导力典型案例、2024年全国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靶向攻坚:激活发展“一池春水”

产业改革擎起发展大旗。

雨湖区紧扣生产要素配置,实行“专班推进+专题研究+专项调度”模式,组建项目建设、市场主体、城乡一体、防范化解风险、湘商回归5大专班,专项研究金融、科技、社会等5大领域政策,积极抓好上级改革部署落实。

20250317_162301_副本.jpg

雨湖区鹤岭镇晶鑫村鲁班弟子家居产业园产销两旺。

紧扣产业项目,全区全面推进“项目大谋划,谋划大项目”行动,签约引进项目3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8个、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个、三类500强项目1个。

雨湖区紧扣园区改革,稳步实施“小管委会+大公司”改革,深化园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动国有企业转型提质、增强发展活力。去年,雨湖高新区进出口额增速超400%。

雨湖区构建“全员招商”格局,举办春暖湘商系列活动,推进主要领导高位招商、小分队重点招商、产业链专班招商,签约引进投资2000万元以上项目34个;金都跨境电商产业园完成外贸进出口额5.7亿元,完成率和增幅排名全市第一。

乡村振兴蹄疾步稳。雨湖区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整村试点,长城乡繁白村与农户签订流转合同面积达99%以上;颁发了全市第一本农村产权交易鉴证书;“雨·湖蔬鲜”品牌声名渐起;71个村经营性收入全部超过10万元,其中100万元以上的村38个;105个老旧小区换新颜,住建部点赞“雨湖经验”。

破立并举:打造改革“特色名片”

改革的根本任务是改良革新。既要“破旧”,又要“立新”。

雨湖区坚持向改革要动力,精心谋划数字、法治、总部、集体、应急、社区、幸福、园区和校友等“特色经济”。成立全省首家县区级数字经济公司,雨湖成为北京数据交易所在全国首批布点的四个地方“数据要素服务中心”之一;通过“校友回归”落地高校成果转化项目20余个,总投资额超百亿元;成立江楠管家等社区经济组织18个,收入近千万元。

微信图片_20240524095446_副本.jpg

一场“雨湖发展青年说”活动,激起青年奋斗热情。

雨湖区坚持就业优先,创新打造“15个零工驿站+2个零工市场+1个智慧人力资源市场”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新增城镇就业21103人;坚持老有所养,新建社区食堂11家、社区学校17所,社区“嵌入式”养老工作经验获新华社推介,“建设老年助餐服务点”工作成效享誉全国……“在雨湖·感受幸福”成为民生新标签。

c75566f1-888e-4c26-9c3c-93d47ec0228e_副本.jpg

社区食堂成为很多老年人的日常就餐场所。

雨湖以加速产学研成果转化为目标,坚持人才共引共育、平台共建共用、成果共研共享,深化“实验室+研究院+企业+校地党建共同体”联建共建,推动校地企合作实现融合提质式发展。《湘潭市雨湖区关于深化创新型区建设的若干措施》从科技成果转化、研发经费投入、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十个方面赋能产业发展,惠及企业200家。

潮头逐浪,改革不止。雨湖区正以“闯”的魄力、“创”的智慧、“干”的作风,在深水区中破浪前行,为现代化新湖南建设书写更多精彩篇章。

来源:红网

作者:刘放明 罗琳

编辑:杨莉莎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xt.rednet.cn/content/646948/68/1490224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潭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