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文明中重要的一环。古人掬水而饮,引水灌溉,河流湖泊等自然界的水资源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便利。
时代变迁,文明繁衍至今,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多元。足不出户,只需轻轻打开水龙头,就能获得便捷的自来水。
那么,“自来水究竟是怎么来的?”“自来水安不安全?”……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大家对水的需求从“有水喝”向“水好喝”转变。立足“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优质水”这一出发点,韶山供水有限公司积极实施水质提升改造工程,用心制水,不断提升广大市民和来韶游客用水安全保障水平。
即日起,韶山市融媒体中心推出《解开“一滴水”的奥秘——韶山供水制水工艺提升纪实》系列报道,实地探访韶山供水有限公司对取水、制水等工艺改造的探索实践,感受红色韶山供水情况新变化。
系列报道①:银田泵站预氧化 把好源头水质关
本系列报道的第一期来到了位于银田镇的银田泵站。它于2003年建成投产,是目前韶山城镇供水的取水地,它的源水引流自湘乡水府庙水库,经韶山灌渠来到这里,河道长达52公里。
银田泵站占地面积7200平方米,年均输送水量约450立方米,目前已安全运行21年。但由于原水流经距离较长,在夏、秋两季,尤其是在河道清理期,容易发生藻类及有机物突然增多的情况,导致水体产生异味等现象,传统处理工艺对这类现象作用效果不明显,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2-甲基异莰醇、土臭素等指标有超标风险,存在供水安全隐患。针对这些问题,2023年,韶山供水有限公司对取水工艺进行了改造升级,进一步把好源头水质关。
韶山供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明告诉记者:“我们请行业内专家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论证,最后决定采用前置预氧化方式,对银田泵站的原水进行充分预氧化,去除水中的藻类、有机物和异味。我们选用的是复合氯酸钠/复合硫酸氢钠为主要原料的高纯二氧化氯预氧化工艺。它的优点是水质安全,氧化能力比氯系消毒剂强,且消毒副产物只有一种,可以控制和去除。”
在机房控制室里,几名工作人员正通过数字屏幕监控预氧化各项指数的运行情况。在信息化、自动化技术的加持下,原水的处理进一步安全高效化。
唐明介绍,在制水前端使用预氧化工艺,能有效控制原水中高锰酸盐指数,解决2-甲基异莰醇、土臭素的超标风险,去除异味,也为后期的净化消毒处理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使出厂水安全稳定达标。通过有效应对各类情况,从源头上保障市民的饮水安全。
安全可靠的原水是后续高质量制水、供水的基础。韶山供水公司按照“新国标”要求,坚持问题导向,以人民为中心,守牢安全底线,在制水前端使用预氧化工艺,不断提升源头水质,为全市人民和广大来韶游客把好用水“入口关”。
来源:时刻新闻韶山频道综合
作者:杨扬
编辑:黄滔-湘潭站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