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水来得非常及时啊!我承包的120多亩稻田有救了。”近日,湘乡市龙洞镇种粮大户何卫其望着出水渠中的汩汩水流,脸上满是欣喜。
大田支渠属于韶山灌区北干渠支渠,跨东郊乡、龙洞镇,其中龙洞镇处在支渠“末梢神经”位置,因长丰村上花段60米红砖涵洞垮塌,上游的水无法顺利流下来。持续多日的晴热天气,致使龙洞镇的农田旱情形势严峻。
“大田村和小田村由于地势较高且离韶山灌区较远,村里也没有大型的水库,如果不立即进行人工引水灌溉,这两个村的7000余亩水稻将会面临减产甚至绝收。”龙洞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左国强说。
面对这一紧急情况,龙洞镇党委、政府迅速部署应对,组建了以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为成员的抗旱志愿队,积极对接应急、发改、电力、水利、农业、东郊乡等单位,最大程度降低旱情损失,齐心协力抗旱保粮。
在防旱初期,全镇各部门、村居及早做好了抗旱物资储备,储备好水泵11台,抗旱水带1200米。
夏日的正午时分,热浪灼灼,抗旱志愿队经过21个小时的奋战,在大田支渠上花段开凿一个引水口,搭建了500多米的水带,引到下游的涵洞,第一时间从上级调度大型抽水设备2台运往取水点,将“及时水”送进大田村、小田村的田里,缓解了旱情。7月20日晚,伴随着抽水机隆隆的声响,清澈的水源被运送到稻田中,6000多亩水稻终于都解了“渴”。
“要组织好人员加强管水,注意不跑漏、不灌塘。”龙洞镇副镇长唐光辉说。解决好大田支渠饮水问题后,志愿队又马不停蹄赶往沿途各村,以确保稻田“有水可饮”。说干就干!连续5天,小田村村书记黄爱华、大田村村书记黄勇带领着党员群众24小时轮流值班护水管水,让来之不易的水源能够全部用到实处。
该镇组织党员干部还对各水渠进行清淤疏排,铲除周边杂草、清理堵塞的泥沙和垃圾,做到清空见底,保障水流通畅,安排驻村工作队做好水事纠纷调解工作,全力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和农业生产用水,确保农户取水、渠道流水无异常,让每一滴水都充分发挥保收作用。同时,各村通过微信转发、入户宣传、召开户主会等方式,多渠道、全方位做好节水宣传工作,全力保障群众生活用水,营造“节约用水,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炎炎烈日下,龙洞镇党员干部仍在田间地头,水库河边积极战斗,全力应“烤”。截至目前,全镇参与抗旱人员累计500余人次,投入资金30万元,解决近500人饮水困难,确保全镇三万多亩良田避免减收。同时,湘潭市水利局技术专家也编制大田支渠上花段的修复方案,争取尽快完成修复工程。
下一步,龙洞镇还将根据天气趋势适时开展调水储水引水工作,干群齐心,努力将旱情影响降到最低。
来源:红网
作者:刘怡
编辑:杨莉莎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