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湘潭医卫职院附属医院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领导班子下沉临床一线,以问题为导向,推进工作改革,增加服务内容,全面提升医疗质量、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以患者满意为目标,把“便捷就医、看好病”作为工作中心,改善服务模式,持续优化就诊流程,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湘潭医卫职院附属医院门诊量呈逐年上升状态。为缩短挂号等待时间,该院开通微信、支付宝等线上挂号,现场自助挂号等多种形式。同时,改革工作模式,增加机动服务窗口,由财务部统筹窗口工作人员安排,有需求时可随时增开窗口,最大程度缩短挂号等待时间。
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湘潭医卫职院附属医院辐射周边板塘地区,老年患者就医较多。为畅通就医流程,满足患者需求,门诊部协同护理部,为导医护士开展导医礼仪专项培训和定期业务学习,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协助挂号,引导就诊、检查等,了解各种常见疾病的症状,分清急、危、重症及各临床科室的诊疗范围、各科室专家及专科医生的技术专长及出诊时间等,做到合理分诊,畅通就诊流程。实行首问负责制,形成全员导医的良好风尚。同时,该院面向全院和社会招募志愿者,很多行政后勤岗职工及党员利用休息时间报名参加志愿服务,协助患者就医,为他们提供帮助等。
加强信息化建设。湘潭医卫职院附属医院通过信息化建设和改革,实现住院结算一站式,出院当日即可结算;门诊诊间缴费;患者通过关注医院微信公众号,即可实现线上预约挂号、缴费,查询检查报告,查看住院每日收费清单等。同时,该院与银行合作,设置自助一体机,可实现自助挂号、缴费、报告单打印、每日住院清单查询、医疗项目及药品查询等一系列功能,为患者就医提供便捷,省去了来回跑的时间,提升了就医体验感。
改善就诊环境,引进新设备。门诊楼已建成多年,为改善就诊环境,医院决定为门诊楼改头换面,从基础装修到导诊系统,再到医疗设施设备等,一切以患者为中心,让门诊楼焕然一新,在二楼三楼四楼增加公共候诊区,除配备候诊呼叫系统外,还有舒适的休息桌椅,饮用水,健康宣教电视,健康宣教资料等,让候诊时间不再漫长。为了满足心血管患者的需求,医院引进DSA,建立介入导管室;更新一批电子胃肠镜、彩超、腹腔镜等设备,建设一站式体检中心等,将优质医疗服务带到患者身边。
优化预约流程。做彩超等检查需等待,大约是每个医院不能避开的堵点,为了让患者能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行管职能部门走访临床调研,优化工作流程,对医疗工作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尽快实现临床医嘱实时同步医技检查科室预约,同时,临床科室做好宣教,患者按预约时间做检查,减少等待时间。检查科室合理调配诊室,预留门诊患者的专用诊室,缩短门诊患者的等待时间,满足就医需求。
启用“云”升级工作站系统。近期,湘潭医卫职院附属医院启用“影像云”系统,心电会诊平台等,实现上级医院、本院和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检查资源共享,医生通过工作站可调阅患者的影像报告、心电报告、病理报告等,可远程邀请上级医院或院内专家会诊,共享优质医疗资源。
派出“第一书记”。按照市委市政府、市卫健委的安排部署,湘潭医卫职院附属医院派出神经内科专家到荷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担任“第一书记”,通过绿色通道一键转诊,畅通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通道;依托特色专科,推行就医服务“一站式”和医防融合“一体化”,将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防、治、管整体融合,实现慢病早干预、有效治疗、延缓发展,让目标人群晚发病、不发大病,减少并发症风险,实现基层卫生服务中心与辖区上级医院联动,为人民群众就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连续、优质的常态化基本医疗服务。
下一步,湘潭医卫职院附属医院将以建设卓越服务示范医院为切入点,从患者就医的细节抓起,把医疗质量控制延伸到每一个医疗环节,简化就医服务流程,强化志愿服务,抓好软、硬件综合实力的提升,为患者提供卓越医疗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来源:红网
作者:尹可新
编辑:杨莉莎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