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白玉透雕蟠龙额枋。

石雕上的龙和瑞兽栩栩如生,雕刻精美。

其中一块石雕上清晰地雕刻着“濂溪祠”三个大字。
红网时刻9月15日讯(湘潭分站实习记者 刘格)9月14日,记者从湘潭市博物馆获悉,馆里最近来了一位“新朋友”,一件雕刻精美的汉白玉石雕被新近收藏。
在展厅里面,记者见到了这件石雕。石雕为汉白玉质地,上面透雕蟠龙和瑞兽,其中有块刻“濂溪祠”三字的石雕为确定其身份提供了线索。
据湘潭市博物馆有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4月14日,大河西棚改公司拆迁部的工作人员在对大埠桥棚改区改造项目的老房屋进行拆除时,发现了隐藏在老墙中的几块雕刻精美的石雕。经鉴定,确定为文物。
在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爱莲之人当属周敦颐。周敦颐(1017~1073年),湖南道县人,号濂溪先生,儒家理学思想鼻祖。主要著作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等,尤其是他的《爱莲说》,写出了他对莲花的偏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几句话,不仅是千百年来读书人传诵的经典,更成了世人们的道德标准。为了纪念周敦颐,周氏后人迁移到隐山后,先后修建了濂溪祠、莲池、洗笔池、周氏宗祠等,用以纪念和祭奠他们的先人周敦颐。
石雕经博物馆技术保护处理后入藏,其中三块汉白玉透雕蟠龙额枋在湘潭故事展厅呈展。它们不仅是过往“金湘潭”流金淌银的历史见证,更因其精美绝伦的雕刻技艺成为了湖湘石雕中的翘楚,与北五省会馆内的汉白玉透雕蟠龙石柱相互辉映,可谓是一时瑜亮。
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作为公共教育和公共文化事业重要机构,收藏和保护是博物馆工作的基础。对于新近的作品,博物馆都会妥善保存并进行分类和研究,同时也欢迎广大市民来观展。
来源:红网湘潭站
作者:刘格
编辑:黄滔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