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塘经开区已引进现代服务业企业189家,正全力打造“湖南商贸第一区”。
位于岳塘区的湘潭金融商务区,聚集了与金融和现代服务业相关的企业331家。
穿越岳塘区芙蓉大道,经过快速化改造后,开车到长沙仅需半个小时。
东风浩荡好扬帆。
近年来,湘潭市岳塘区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把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创新服务工作机制作为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全区民营经济呈现出总量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发展活力持续增强的喜人局面。
新时代蕴含新机遇,新时代当有新作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岳塘区民营经济正走进新的春天。
发展给力
民营经济撑起“半壁江山”
——11月12日-14日,在青岛召开的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上,岳塘经开区荷塘现代综合物流园被评选为“2020年度全国优秀物流园区”,是湘潭市唯一获评该称号的物流园区,也是该物流园连续第三年获评这一称号。岳塘经开区已先后招引了果蔬批发、日用品批发、肉类冷链销售、医药批发、工程机械物流、现代农产品销售及旅游休闲产业等现代服务业企业18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2家,距离“湖南商贸第一区”的目标越来越近。
——2019年以来,岳塘区全力打造的湘潭金融商务区又吸引了13家企业入驻。截至目前,已入驻企业331家,其中金融机构56家、类金融机构20家、金融配套服务机构37家、其他现代服务业企业151家、一般服务业及其他类企业67家。湘潭金融商务区,正朝着湖南省一流、湘潭市顶尖的金融中心挺进。
——经历了疫情的挑战,今年来,岳塘区民间投资增长仍保持较快速度,前三季度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8%。
——民营企业创新成效明显,2020年岳塘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6家。
这一串串亮眼数据,彰显出岳塘区民营经济正呈现出快速崛起的发展格局。
如今,岳塘区各类民营企业,重点分布在机电建材、商贸物流、文化旅游、食品加工、金融服务、建筑房产等六大领域。截至目前,岳塘区登记注册第一产业企业(含农民专业合作社)98户、第二产业企业888户、第三产业企业3780户,其中区属规模以上企业一产业11家,二产业11家,三产业39家。
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正以最强劲的发展势头拉动岳塘区经济发展,为岳塘区贡献了50%左右的GDP、70%左右的城镇劳动就业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
也就是说,民营经济,已担起了岳塘区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
政策得力
让民企激发蓬勃朝气
“我们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上,都有政府在默默推动。”不少民营企业负责人不约而同地表示,政府推动激发了民企非凡的创造力和蓬勃的朝气。
民营经济活全局活,民营经济兴全局兴。岳塘区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将发掘企业“内生”动力与发挥政府“外推”助力相结合,围绕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出了一套政策“组合拳”。
“将‘一次办’的比例提高到85%以上,‘网上办’的比例提高到75%以上。”岳塘区出台的《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意见》这样明确。这一意见,从“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营造公平发展环境”等10个方面,共制定了34条硬举措,必将极大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
近年来,岳塘区在政策支持上、组织引领上不断发力,多措并举推动民营经济增数量、提质量、扩规模、强素质。
岳塘区委、区政府成立了岳塘区产业经济、非公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对全区产业经济、非公经济发展及未来路线框架进行统一研究、统一部署、统一调度。成立由区级领导任组长的房地产建筑产业组、机电建材产业组、商贸物流产业组等6个产业工作组,负责协助企业做好协调服务、对上衔接以及困难问题化解等工作。
“十三五”期间,岳塘区按照全区“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了未来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和工作思路,制定了《岳塘区“百千”企业帮扶行动实施方案》,建立了区级领导与民营企业结对帮扶、定期走访、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重点任务交办等多项具体工作制度,确保各项工作举措系统配套、落地生根、发挥实效。“十四五”期间,岳塘区将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改善服务环境,进一步推动园区发展,进一步加快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合力推动辖内民营经济企业做到产业体量更大、创新能力更强、制造模式更优、集群配套更强,实现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发展。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为解决企业人才不足问题,为企业提供强大的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岳塘区大力推进人才建设,结合实际创造性打造了“5+1”人才工作平台。“5”,即5个人才俱乐部:女性人才俱乐部、园区人才俱乐部、产业人才俱乐部、青年才俊俱乐部、外来投资人才俱乐部,每个俱乐部有固定工作经费,制定了工作制度,定期开展研讨交流等活动。“1”,即1个岳塘智库,主要围绕重大问题,采取专家讨论、课题征集等多种形式进行战略研讨,并向区委、区政府提供科学的咨询论证意见。
服务助力
让发展土壤日渐肥沃
向好的营商环境,优良的服务意识,让岳塘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土壤日渐肥沃、阳光雨露更为充沛。
——着力推进岳塘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这一平台已于2019年2月26日开始运营,正重点围绕湘电产业链延伸、现代制度体系建设、供应链建设、“一带一路”推广等,加快全区中小微企业融资对接、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品牌创建与推广、产品和服务输出等资源整合利用,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智慧城市建设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动力。顺应大数据、智慧化发展潮流,岳塘区以“智慧岳塘”为主平台,围绕大数据中心、智慧产业、智慧园区、智慧服务等,推动岳塘区民营经济发展向产业链上游迈进。以岳塘国际商贸城、金阳农产品、步步高云通、怡亚通物流等为支撑,突出智慧特色,全力打造湖南特色农产品(国际)贸易平台;以岳塘区大数据中心建设为契机,为各类民营经济企业搭建共享数据平台;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载体,进一步简化企业办事手续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以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为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从抓住关键少数着手,坚持领导带头与率先垂范,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营造“亲商”“清商”关系,全面清理各类涉企乱收费、乱摊派,依法严格规范涉企检查事项,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各类惠企利企政策,依法开展各类涉企税费减免工作,真正让企业能一门心思谋壮大、聚精会神图发展。
——抓主动帮扶,坚持为企业用心帮、真付出。一是积极宣传岳塘、推介岳塘企业。利用港洽周、沪洽周等各类大型招商活动,以及“三乡”活动、各类宣传平台,向区外广泛宣传介绍岳塘的产业特色、优势长处,吸引了大批资金项目到岳塘投资兴业,带动了整体营商环境的升温。二是着力破解企业难题。针对企业人才需求问题,举行岳塘区产教融合大会,成立产教融合俱乐部,积极对接了企业和学校,构建融通融合共赢发展格局。组织开展“岳塘区名企高校行”活动,帮助企业到高校招揽人才。针对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每年组织开展1-2次银企洽谈、银政企对接活动,为岳塘区70余家金融机构、政府平台公司与广大民营企业搭建产融合作平台。三是“一对一”帮扶为企业出谋划策。根据全区区级领导干部与企业“一对一”帮扶方案,由区级联点领导牵头,相关责任部门共同负责,针对企业存在的困难问题制定具体解决方案,同时根据企业产品特点和市场前景拿出未来发展计划和远景规划,实现“一企一策”“一企一规划”。
有了好政策的加码,有了好服务的支持,岳塘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如鱼得水,焕发出了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如今,站在“十四五”开局的历史坐标,岳塘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进一步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服务力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扎实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落实,奋力书写岳塘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新篇。(通讯员 康艳)
来源:红网湘潭站
作者:康艳
编辑:刘放明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