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 见习记者 杨莉莎 通讯员 肖燕 庞新梅 湘潭报道
盛夏的韶山,山色青翠,屋舍俨然,红色宣讲如火如荼。依托丰富红色资源的韶山,处处涌动着汲取红色故事的热情,宣讲红色故事的热潮。
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有一支由机关干部、女子民兵、导游、记者、老师等组成的“红杜鹃”宣讲队,常年活跃在红色故事宣讲的“第一梯队”,穿梭在游人如织的景区,深入乡村、企业、园区,贴近百姓群众,用“家乡话”解读“大政策”,用“小故事”阐述“大道理”,用群众语言让党的理论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打造贴近一线、贴近党员干部群众生活的党史学习教育“新阵地”,让“红杜鹃”开遍韶山这片热土,“杜鹃之声”萦绕韶山大地。
女子民兵宣讲分队队员在韶山毛泽东广场向游客宣讲。
“女子民兵”共讲红色经典好故事
“毛主席的大情大爱,真情厚爱,这种谦虚谨慎、严于律己、艰苦朴素、不搞特殊的良好领袖家风是他留给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近日,在毛泽东广场的“党史故事我来讲”的舞台上,韶山市“红杜鹃”宣讲队中女子民兵宣讲分队队员王甜第一个上台,带领游客回顾了毛泽东如何教导儿子毛岸英、女儿李讷要艰苦朴素、不搞特殊的生活点滴。
王甜略带韶山口音的普通话,配上声情并茂的演讲,引发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吸引了许多游客和市民的驻足聆听。“她们讲得很好,我学习一下,拍个视频给自己的孩子看。”来自云南的游客李定文一边用手机录制视频,一边对记者说。
而在全国爱国拥军模范、韶山荣誉民兵汤瑞仁的家里,汤奶奶正饶有兴致地向慕名而来的游客和群众展示她收藏的党旗,分享她的入党故事。
“我83岁的时候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014年7月1日正式入党,入党介绍人是当时的书记毛雨时。”汤奶奶笑着念起自创的打油诗:“如今世界大不同,85岁进党门,你们大家看一看,这个老太行不行?”老人家的幽默深深感染了大家,房间里笑声不断。
巾帼不让须眉。这群女子民兵“红杜鹃”宣讲队,整合优势红色资源、创新各类宣讲平台,致力于讲好党的故事、讲好主席故事、讲好韶山故事,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爱国的人讲爱国,让有故事的人讲故事。用榜样的力量感染人,用身边的鲜活事实取信人,用接地气的方言土话拉近人,逐渐成长为红色景区的宣讲尖兵,让游客们人在景中游,党史随身学。
“基层名嘴”谢铁罗在银田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宣讲。
“基层名嘴”共话基层理论“好声音”
“二一年的七月一,党的一大船上开,高举党旗势燎原,斗敌雄狮挥百万……”坐在书桌前练习快板词的谢铁罗,正在为不久之后的宣讲做准备。
今年85岁的谢铁罗是银田镇的一名退休教师,同时也是银田镇“基层名嘴”微宣讲队成员。她积极充当群众的“传声筒”,将党的政策、新时代思想和身边的故事结合起来,深入浅出地为大家宣讲。
退休不褪色,谢铁罗除了讲好家风故事,还常年奔走在关心下一代成长的第一线。经常去学校给青少年讲王二小、刘胡兰、董存瑞等革命先烈的红色故事,将思政课堂搬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实实在在地将宣讲融入到生活中。
薪火代代相传,希望生生不息。不同年龄段“基层名嘴”的接续宣讲,让红色故事活起来。近日,在银田村美丽屋场,男女老少端坐在椅子上,聚精会神地聆听银田村31岁村干部陶娜讲述《围炉烤火拉家常,动员全家干革命》的故事。生动的讲述,引发了村民的热烈反响,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展开了讨论。
“把党史课堂搬到美丽屋场,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不但村民听得很过瘾,我也讲得很起劲,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基层宣讲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陶娜说。
在美丽屋场,党员干部与村民们讲红色故事;在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乡贤、热心村民走上讲台,给大家讲解移风易俗……在韶山的田间地头,“基层名嘴”共话基层理论的“好声音”正“随风潜入户”“润物细无声”。
“党的理论政策”五人宣讲小分队成员庞新梅在清溪村宣讲。
“机关党员干部”共说党的创新理论
“把‘我们想讲的’变成‘群众想听的’,把‘百姓想听的’融进‘我们想讲的’,把厚本子讲薄、把大道理讲细,真正让老百姓听得懂、愿意听、记得牢、用得上。”在韶山,还有一支由市委办、组织部、宣传部等部门组成的“党的理论政策”五人宣讲小分队。宣讲队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这个载体,采取分乡镇、分社区、包片区的形式,结合党的最新理论、乡村振兴等内容,分众化地、针对性地开展宣讲,让党的理论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将“学党史、办实事”落到实处。
理论宣讲覆盖到村,延伸到家,关键是要影响到人。“刚开始宣讲的时候大家普遍积极性不高,经过一段时间的宣讲,大家开始主动要求宣讲员下基层去宣讲,至今我们已经宣讲了400多场。”宣讲队成员庞新梅骄傲地说。
“有个冬天,我们去银田村宣讲,天气非常冷又恰巧碰上停电,但有几位八十多岁的老党员一直坚持听到了最后。”虽然深入基层宣讲很耗费心力,但是看到群众用行动点赞,宣讲队的成员们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纷纷表示要继续当好党的理论政策宣讲员,努力打通群众宣传的“最后一公里”。
韶山秀色美,最美“红杜鹃”。依托丰富红色资源,深厚文化底蕴的韶山“红杜鹃”宣讲队,将继续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的“杜鹃花”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绚丽绽放。
来源:红网湘潭站
作者:杨莉莎 肖燕 庞新梅
编辑:凌雨晴-湘潭站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