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韶山景区:激浊扬清 筑牢“扫黄打非”安全防线

来源:红网湘潭站 作者:肖燕 杨扬 编辑:刘放明 2022-07-20 21:07:15
时刻新闻
—分享—

图片1.jpg

“小小讲解员”志愿服务活动合影。

图片2.jpg

“携手‘扫黄打非’共筑清朗校园”护苗·2022网络安全课堂现场。

图片3.jpg

志愿者开展“扫黄打非”知识宣传。

韶山是全国著名的革命纪念地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7年,韶山景区自成功创建全国“扫黄打非”景区示范点以来,坚持以红色文化为引领,积极推进“扫黄打非”工作创新发展,将基层治理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相结合,有效维护了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全力推动“扫黄打非”工作高质量发展。

“叔叔,这是我们社区‘扫黄打非’的材料,请您阅读一下。”“阿姨,您平时给宝宝买绘本时知道如何辨别盗版书籍么?”目前正值暑假,一个个身着红马甲的“小小讲解员”穿梭在毛泽东广场、故居、纪念馆等核心景点,为来韶参观的游客提供“扫黄打非”宣传讲解服务。

“我们的‘小小讲解员’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持续开展了10年了,先后吸引了辖区内120多名中小学生参加。”韶山清溪镇韶山冲社区党支部书记曾小琴介绍,该志愿服务活动已为来韶游客提供各类讲解480余场次。

作为韶山景区内的唯一社区,韶山冲社区以党员、居民积极分子担任各小区负责人和楼栋长,组建志愿服务队,在商业街、景区饭店等人流量较大的场所开展日常巡查工作;在老百姓家,以拉家常、发传单等方式传递“扫黄打非”知识;打造社区居民服务微信群,形成“一网通、一键通”的网络服务格局,在“扫黄打非”、居民自治等方面发挥了明显作用。

“我们会定期群发‘扫黄打非’最新资讯,社区居民只要打开微信工作群就能看到,或者拨打一个电话便可联系到社区工作人员,投诉举报相关不法行为。”曾小琴说。

韶山冲社区还与韶山村的党员志愿服务队、韶山市映山红志愿者协会多方联动,在组织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创新开展丰富的“扫黄打非”知识宣传,全面铺开“扫黄打非”宣传网。据统计,近年来,景区志愿者共印发宣传手册13000余份,派发绿书签8200余张,为来韶游客提供各类讲解1000余场次,服务市民及游客100余万人次,实现从景区辐射到全国的示范效果。

第22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前夕,韶山市“携手‘扫黄打非’共筑清朗校园”护苗·2022网络安全课堂走进韶山镇泰小学。“老师,我们应该如何辨别盗版出版物呢?”“老师,平时上网会泄露我们的隐私吗?”活动中,“扫黄打非”专干结合生活实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保护个人信息”“远离不良网络信息”“如何鉴别盗版出版物”等方面内容,学生们认真听讲并踊跃发言,现场气氛热烈。当天,韶山各中小学还依托读书分享会、演讲比赛、文艺展演等各类校园活动,深化“扫黄打非”知晓率;以“清廉学校”建设为抓手,鼓励学生懂廉、知廉、劝廉,以学生为基点,带动家风转变:未成年人上网的少了,校园周边文化市场越来越规范了,打牌赌博的消失……一个个以家庭为单位的“清朗文化堡垒”遍地开花,共同构筑起韶山风清气正的红色文化阵地。

利用“春节”等重要节点,韶山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扫黄打非”进基层活动,在核心景区重点场所引导市民及游客如何辨别盗版图书;“党史故事我来讲”活动设立护苗专场,全市小学生积极响应共同参与,累计开展189场次宣讲志愿服务活动;景区内学校、社区开展网络安全公开课、出版物辨别小课堂、“文明上网 绿色阅读”以及“小小讲解员”等活动,大力推进“护苗”专项行动在景区落地生根。

为深化基层治理助力“扫黄打非”全覆盖,韶山市始终把“扫黄打非”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韶山景区以全国“扫黄打非”景区示范点为重要抓手,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基层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等为着力点,形成“小手+大手”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扫黄打非”工作模式,有力保障了区域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市场健康有序,不断擦亮韶山“红色圣地”这块金字招牌,永葆亮色。

与此同时,韶山市坚持抓点带面、管教结合,促进相关行业规范发展。韶山市“扫黄打非”工作景区指挥中心发挥已有的“天网”监控视频摄像头的作用,全天候监控高风险区域,实现了社区、乡镇平台与公安平台联网联接,近年来通过天网视频监控系统开展有效劝阻4次,防治流动摊贩进入景区、杜绝非法出版物进入景区成效明显。

韶山景区示范点将“扫黄打非”检查列入景区市场巡查的重要内容。与市场监管、公安、旅警等部门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坚持日常巡查与重要时间节点专项督查不松懈,不定期对辖区内文化市场进行全面摸排走访,分类登记造册,不断提高执法效能。近年来开展联合执法50余次,切实保障了辖区内文化环境安全。

“在景区示范点的带动作用下,我们将继续加大宣教与监督力度,不断将工作触角向农村、学校、景区等基层延伸。”韶山市“扫黄打非”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讯员 肖燕 杨扬)

来源:红网湘潭站

作者:肖燕 杨扬

编辑:刘放明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xt.rednet.cn/content/2022/07/20/1154406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潭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