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村樱花园。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湘潭市岳塘区紧紧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发展的突破口,把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探索出了一条“菜好”“花好”“景好”的农业产业特色发展新路,助力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
2月15日,在荷塘街道正江村的智慧农业产业基地,农技师孙益增正忙着浇灌辣椒苗,这批辣椒苗有牛角椒、长线椒等8个品种,种植面积300多亩,3月将上市销售。
数字赋能产业振兴,让传统农业搭上了科技快车。去年,正江村引进湘潭首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智慧大棚农业产业项目,流转500多亩土地,打造了全市首家集蔬菜种植、采摘体验、科普研学为一体的“智慧大棚”示范样板。
“智慧农业大棚减少了对自然因素的依赖,加速了农村产业提档升级。”正江村党总支书记蒋勇军介绍,该项目不仅可以拓宽特色农产品的销路,盘活闲置土地,还能带动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预计每年能增加村集体收入80万元以上,村民务工收入500万元以上。
“马上就要开园了,樱花一开,客人就来了。”这些天,位于昭山镇七星村的民宿老板何淑芳在家忙得脚不沾地,备菜、打扫卫生、添置餐具。再过几天,家门口的樱花园将迎来第二届樱花节,意味着大批客人即将到来,何淑芳满心欢喜。
去年,七星村引进的樱花观光园项目迎来首个盛花期,260多亩樱花竞相绽放,引来了数万游客前来观赏。“仅一天,我这个农家乐就承接了147桌客人。”回乡经营农家乐的村民尹真说,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给当地经营民宿和农家乐的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七星村地处长株潭绿心禁止开发区,从建设美丽乡村,到发展“美丽经济”,七星村牢牢牵住乡村旅游“牛鼻子”,引进樱悦田园、绿加源农耕果园、湘采鲜花等多个生态休闲农业项目,打造“一步一景”,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争相打卡。
“以农家乐、民宿为核心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带动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增收。目前,全村已发展农家乐30余家、民宿5家,平均每家农家乐获得经营收入30万元左右。”七星村党总支书记宋建军说。
荷塘街道五爱村将闲置土地出租,建设岳塘花卉市场,打造花卉苗木线上线下交易平台,吸引50多家商户入驻,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0多万元。昭山镇高峰村400亩花卉苗木种植基地,每年可为集体经营性收入增收20多万元,村民每年可获得土地流转和劳务收入近50万元……依托地理位置和生态优势,岳塘区大力发展“美丽产业”“绿色产业”,完善花卉苗木产业链,全区花卉苗木产业项目面积1.3万余亩,年产值近5000万元。
同时,岳塘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开展品牌强农、特色强农行动。目前,全区27个村有10个村经营性收入达百万元以上,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发展壮大。
来源:红网湘潭站
作者:郭思嘉
编辑:谢文礼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