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湖南科技大学齐白石艺术学院“白石颐馨”志愿服务团队的30名大学生,带着艺术的温度与青春的活力,深入湘潭、娄底等地,开展了一系列以“艺术为纽带、陪伴为基石”的敬老爱老志愿活动,为老年群体送去别样的温暖,也为非遗传承注入新活力。
7月1日至5日,志愿者扎根湘潭市第六人民医院六颐苑养老中心。由志愿者手把手指导,让85岁的张奶奶直呼“浑身舒坦”;针对关节不便的老人,动作更被贴心调整。竹编课上,87岁的李奶奶在志愿者协助下重温技艺,自豪完成精巧挂件;漆扇绘制、黏土门牌、香囊制作等活动,让专注与成就感点亮老人们的笑颜。文艺表演架起代际桥梁,经典老歌引发全场共鸣。
7月2日至6日,另一小组走进康复中心与乡村空巢老人家中。在康复中心,志愿者引导老人执笔作画,记忆中的老屋、麦浪、儿孙笑脸跃然纸上,艺术悄然打开了沉默的心扉。深入乡村调研后,团队发现老人更渴求精神慰藉。志愿者们送上小型文艺演出,陪坐门槛话家常,教做折纸串珠手工。独居的刘爷爷感慨:“你们来陪我说说话、做做手工,比送啥都强。”
6月30日至7月4日,团队奔赴娄底涟源湘剧文化传承中心。64岁老艺人罗义申带领大学生志愿者参观陈列馆,动情诉说湘剧传承。大学生们不仅参与首届娄底戏曲文化演出,学习基本功,更用手机记录推广,让剧院老人欣喜,“让湘剧活泛起来,真好!”经典湘剧《烧车御史》的演出,让老年观众沉浸,年轻学子也乐在其中。
此次“三下乡”活动,是青春与银龄的深度对话。湖南科技大学齐白石艺术学院将持续深化此类实践,将艺术助老与非遗传承的关爱之光,播撒到更多需要的地方,以实际行动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书写生动注脚。
来源:红网
作者:方艺
编辑:刘力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