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诺一正凝神翻阅《老人与海》。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莉莎 实习生 蒋秋艳 湘潭报道
在湘潭市岳塘区昭山镇七星村的农家书屋里,阳光透过明亮的窗户,柔和地洒在书页上。昭山和平小学六年级学生颜诺一正凝神翻阅《老人与海》,沉浸在字里行间的世界中。“家门口就有这样的书屋特别方便,”他轻声说道,“书的种类很全,我经常来这里写作业、看课外书,能学到很多新知识。”
坐落于村内乡村记忆馆的七星村农家书屋,外观质朴却不失雅致。推开木门,书香扑面而来。室内明亮而安静,书架整齐排列,读者或静坐阅读,或低声交流。
书屋雅致、安静。
“我们因地制宜,将书屋与乡村记忆馆、晴岚书院有机融合,打造出一个既有文化特色又静谧舒适的公共空间。”七星村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书屋藏书已达3000余册,覆盖农业技术、文学历史、少儿读物等多个门类,既契合村民的实际需要,也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阅读,借阅量达到了30%。
更为独特的是,书屋巧妙融合了农耕记忆与阅读体验。在一处静谧区域,富有乡村特色和泥土气息的老物件整齐陈列,完整记录了昭山周边地区的历史文化变迁,与满架书籍相映成趣。孩子们通过这些器物感知祖辈的劳动岁月,村民在农技书籍中寻找增产妙方,游客则在书香与旧物间品味乡村的文化脉络。历史与当下在此悄然对话,使书屋超越了传统阅读功能,演进为一处充满生命力的乡村文化现场。
每年三月樱花节、四月桃花节等乡村旅游旺季,七星村农家书屋便格外热闹。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文化活动在此精彩上演,进一步拓展了农家书屋的功能,使其成为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阵地。
近年来,七星村农家书屋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紧密结合,积极探索创新,已开展主题文化活动十余次;通过传统节日分享民俗和书籍,让传统民俗在阅读与实践中薪火相传;利用寒暑假举办亲子阅读分享会,鼓励孩子分享阅读感受,家长交流育儿经验;邀请农业科技人员开展果树种植等专题讲座,助力村民提升生产技能。
农家书屋一角。
如今,这座“三位一体”的文化空间组合的农家书屋,通过空间打造、活动开展和服务创新,让馥郁书香飘散在田间地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更深厚、更持久的文化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杨莉莎 蒋秋艳
编辑:凌雨晴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