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创新人文育人模式 培育高素质护理人才

来源:红网 作者:许静 编辑:楚湟 2025-09-15 20:34:02
时刻新闻
—分享—

近年来,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紧扣职业教育类型特征,针对高职护理教育长期存在的“重技能、轻人文”现实痛点,立足百年湘护文化传承,创新构建了“四方联动・三课贯通・三域融合”一体化人文育人模式,全面推动理念重塑、机制创新与方法变革,有效破解了人文素养培育载体分散、教学资源整合不足、实践教学协同不畅等问题,培养出一大批兼具“仁心、仁术、仁济”的高素质护理人才,为同类院校人文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式。

IMG_5938.PNG

理念先行,构建“四方联动”全周期育人体系

该学院坚持以“仁心铸魂”为育人核心,创新建立学院统筹、教务设计、学工落地、团委协同的“四方联动”工作机制,打通部门壁垒,明确职责分工,整合区域红色医卫文化资源,打造了南丁格尔事迹长廊、湘护文化数字馆等一批沉浸式育人阵地。

围绕学生成长全过程,学院创新设计“三期六礼”仪式教育体系,覆盖从入学适应期、在校发展期到毕业冲刺期的关键阶段。通过“提灯筑梦”入学礼、“烛光传承”授帽礼等六大仪式,将课堂讲授、校园文化、网络传播有机融合,实现人文培育不断线、全覆盖。入学阶段强化职业认同,在校期间通过结交礼、拜师礼锤炼综合素养,毕业阶段借助实习礼、毕业礼实现与职场有效衔接,全面护航学生成长。

课程重构,打造“三课贯通”融合课堂新生态

该学院坚定“仁术强基”目标,系统构建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文化拓展课“三课贯通”的课程体系,全面推进人文教育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

通过实施师资赋能计划,组建了多支“护理+人文”跨学科教学团队,开发融入红色医卫故事、VR虚拟案例的特色教材与数字化资源。创新推行“四融四化”教学路径,将人文内涵融入专业教学、职业素养融入技能训练,借助VR技术重现护理历史场景,实现理论教学情境化;在医院真实场景中开展人文化技能训练;通过设计社区健康服务等实践项目,强化综合应用能力,构建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课堂新生态。

平台拓展,搭建“三域融合”协同实践新格局

该学院以“仁济育匠”为导向,整合校内实训基地、附属医院、社区服务机构“三域”资源,搭建协同实践平台,打破校、医、社之间的资源壁垒。

IMG_5939(20250915-155823).JPG

校内建有多模块仿真实训中心,与多家三甲医院合作共建“人文护理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常态化开展“人文查房”等特色实践活动。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开展家庭访视、慢病管理等真实项目服务。配套建立“志愿服务+匠心成长档案”制度,创新设计“四对接+六维”数字化综合评价模型,从知识应用、技能水平、人文关怀等六个维度全过程跟踪评价学生发展,切实推动学生技艺与职业精神同步提升。

成效显著,育人模式获广泛推广

该模式实施以来,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毕业生年度就业率稳定在93%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5%以上。学生在全国及全省各类竞赛中获奖200余项,涌现出一批以“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湖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为代表的优秀人才。

相关改革经验获评湖南省“十大育人”示范案例,被《光明日报》《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报道20余次,已被国内10余所同类院校借鉴应用。下一步,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深化模式创新,推进校、医、社、企多元协同,为基层健康服务领域培养更多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来源:红网

作者:许静

编辑:楚湟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xt.rednet.cn/content/646943/59/1528364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潭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