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9月1日湘潭讯(记者 楚湟 通讯员 蒋灿 胡孝江)秋已至,启新篇。9月1日,湖南省各地中小学校园重新响起琅琅书声,迎来开学日。在各校开学典礼中,书记、校长们纷纷登台,围绕学生成长的实际需求,结合身边事例和时代话题,为同学们讲授了富有现实意义和感染力的开学第一课。
卢学农以《以史为鉴怀壮志,砥砺前行谱新篇》为题作开学讲话。
在新学期升旗仪式上,湘钢一中党委书记卢学农以《以史为鉴怀壮志,砥砺前行谱新篇》为题作开学讲话,从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穿越时空的历史启示和担负青春的历史使命三方面,鼓励同学们铭记民族历史、汲取精神力量,在新时代勇担使命、奋发有为。
以下为发言节选: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当五星红旗迎着晨风舒展飘扬,当《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激荡在校园上空,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八十年前,曾浸染着无数先烈的热血;我们头顶的这片天空,八十年前,曾回荡着不屈的呐喊。今天,我们站在和平的阳光下,共同回望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更应叩问自己:那场伟大胜利,为我们留下了怎样的精神遗产?又在我们的血脉中刻下了怎样的民族印记?
一、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
1931年,沈阳北大营的枪声刺破夜空,拉开了一个民族苦难的序幕;1937年,南京城里秦淮河畔的哭喊声刺穿凛冬,成为人类文明史上最惨痛的伤痕之一。铁蹄践踏,山河破碎,连卢沟桥的石狮仿佛都在无声落泪。“落后就要挨打”,不再是教科书上冰冷的铅字,而是三千五百万伤亡的中国军民以生命写就的血的教训。
放眼世界,八十年前,战争的阴霾同样笼罩全球。这场席卷六十一个国家和地区、造成超过九千万军民伤亡的世界大战,让全人类共同经历了一场文明的劫难。它也昭示着一个真理:面对野蛮侵略,屈服换不来生存,妥协只会助长贪婪。
二、穿越时空的历史启示
八十年时光流转,昔日的焦土已繁花遍野,但历史的回响从未远去,战争的启示依旧澎湃在时代的长河中。当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试图撕裂世界之时,26国联合发表《联合国家宣言》以求同存异的远见卓识证明:意识形态的藩篱可以打破,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纽带始终都在。
这是一次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永恒教育。我们举办纪念活动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我们开展教育就是要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我们牢记历史就是要赓续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激发奋斗之志。
三、担负青春的历史使命
历史的烽烟已然散去,但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中。以史为鉴,绝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唤起我们对和平的坚守、对发展的追求、对民族复兴的担当。
我们铭记历史,是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守护用生命换来的尊严。我们致敬英雄,是要传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锻造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奋斗意志。我们展望未来,是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以更加自信的步伐走好自己的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探索科学奥秘,在运动场上挑战身体极限,在课堂上追求真理之光,这就是你们在和平年代的“战场”。80年前,青年们用步枪保卫祖国。今天,你们用知识、用创新、用实力捍卫民族的前程。请记住,青春的底色永远是奋斗,人生的价值终究靠担当。
同学们,仰望国旗,那红色是先烈的鲜血染就,那五星是民族的希望凝聚。80年前,青年一代用生命回答了“民族救亡之问”;今天,该由你们用行动回答“民族复兴之问”。愿你们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来源:红网
作者:楚湟 蒋灿 胡孝江
编辑:吴佳俊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