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湘莲,因匠新生。在“中国湘莲之乡”湘潭县花石镇,湘莲拥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史,早在西汉便已成为朝廷贡品。如今,这座荣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称号的莲乡,正凭借一群独具匠心的“湘莲技工”,以技艺与智慧,让古老的产业绽放出时代的光华。
湘潭再添金字招牌!“湘莲技工”获评市级特色劳务品牌
近日,湘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湘潭市财政局联合下发《关于认定2025年度湘潭市市级特色劳务品牌及建设单位的通知》,正式认定“湘莲技工”劳务品牌为2025年度湘潭市市级特色劳务品牌。“湘莲技工”凭借其深厚的产业根基和显著的带动就业能力成功入选,此举标志着湘潭县在推动特色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湘莲产业是湘潭县的传统优势产业和富民产业,历史悠久,享誉全国。“湘莲技工”这一劳务品牌,凝聚了从湘莲种植、加工到销售全产业链上一线劳动者的精湛技艺和工匠精神。品牌的成功认定,不仅是对广大湘莲产业技能人才的官方认可,也为提升行业标准化、专业化水平,增强“湘潭湘莲”地域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注入了新的动能。“湘莲技工”特色劳务品牌在此地悄然崛起,它不仅传承了千年湖湘莲作文化,更成为驱动当地产业兴旺、赋能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
从“散兵游勇”到“金字招牌”:标准化培训锻造专业队伍
过去,湘莲加工多以家庭作坊为主,技艺靠师徒口耳相传,人员流动性大,技能水平参差不齐,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优势。为破解这一难题,在各级人社部门的推动下,湘潭县湘莲产业协会建设“湘莲技工”特色劳务品牌,并组织了湘莲种植、机械加工、电商销售等一系列培训。湘潭县湘莲产业协会会长胡运庚介绍,“通过‘理论+实操’的模式,我们确保每一位‘湘莲技工’不仅手上功夫过硬,还能懂理论、会管理、善经营。”
如今,“湘莲技工”已成为当地就业市场的“香饽饽”。他们不仅熟悉传统的加工流程,更能熟练操作现代化的去壳机、通芯机、烘干设备,实现了效率与品质的双重提升。这支专业化队伍,让“湘莲技工”从地域性的手艺符号,升级为备受市场信赖的劳务“金字招牌”。在“湘莲技工”特色劳务品牌的带动下,协会年组织标准化培训1000余人,培训后实现就业900余人,就业率达85%以上,为湘莲产业发展提供种植、生产、销售、产品研发、设备调试等全链条人才支撑。
品牌引领,为乡村振兴注入“莲”动力
湘潭县湘莲产业协会依托47家规模企业组成的产业集群,培育打造的“湘莲技工”特色劳务品牌。一方面,品牌效应提升了从业者的职业自豪感和获得感,激发了年轻人学习传统技艺、投身现代农业的热情,为湘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了人才;另一方面,“湘莲技工”与“湘莲”地理标志产品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强大的区域品牌矩阵,增强了湘潭湘莲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话语权。
目前,“湘莲技工”队伍已成为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不仅在家门口实现了稳定就业、增收致富,更有部分优秀技工被省外企业高薪聘请,将“湘莲技艺”带出湖南,成为劳务输出的亮点。
“湘莲技工”劳务品牌的成功打造,是湖南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劳务经济的一个生动缩影。它探索出了一条“依托一个产业、培育一批技工、带动一方百姓、振兴一片乡村”的有效路径。通过全链条培训与科技赋能,惠及3万从业者,人年均收入达5万元,带动相关产业年产值突破220亿元。
展望未来,协会将深化“湘莲技工”劳务品牌建设,在技能高端人才培养、品牌文化挖掘等方面持续发力,让这朵源于莲田的“劳务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为描绘“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壮丽画卷,贡献源源不断的“莲”动力。
来源:红网
作者:曾双玉
编辑:吴佳俊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