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潭县公安局禁毒大队查获一批“咔哇氿”的氨基丁酸饮料。

湘潭县公安局禁毒大队查获一批“咔哇氿”的氨基丁酸饮料。
红网时刻9月20日讯(通讯员 谢雄 彭孟强)9月19日,湘潭县公安局禁毒大队成功查缉一批“咔哇氿”饮料,共缴获640箱,15360瓶。
当天中午,湘潭县公安局禁毒大队接到易俗河派出所民警报送线索,在湘潭县白石广场处发现一台湘C5**B9的蓝色货车装有多箱“咔哇氿”的饮料。
接到线索后,禁毒大队迅速报告上级领导,调度侦查实战中心开展循线追踪、信息调取等工作,得知该车从易俗河某小区接货,已将货物运送至紫薇北路附近的某物流处。
湘潭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当即前往该物流公司湘潭县店进行清查,在紫薇北路与飞羊路交叉路口处成功拦截装有”咔哇氿“饮料的车辆,当场缴获640箱,共计15360瓶饮料。
目前,缴获的饮料已移交湘潭县食药工商质监局处理,相关工作正在进一步开展中。
延伸阅读:为什么说咔哇氿是毒饮料?咔哇氿虽名为酒,其实并非酒,而是一种用咔哇的块根制成的温和型饮料,拉丁语名称为“piper methysticum”,又称“令人陶醉的胡椒”。 “咔哇氿”不含乙醇,特别添加GABA,是一种更加健康的饮品,口感好,饮用后能够放松大脑,缓解饮用者的压抑感,释放压力情绪。
在“咔哇氿”饮料外包装可看到,厂家宣传饮料的品名为“γ-氨基丁酸”,一种运动饮料。据了解,“γ-氨基丁酸”是经国家批准允许使用的物质,该物质是一种抑制性的神经递质,广泛分布于动植物体内,不属于毒品性质。
但是,经公安机关毒品实验室对咔哇氿饮料的检验和分析,发现其中含有高浓度的管制毒品——“γ-羟基丁酸”。二者虽然仅一字之差,但是在性状上却差距甚远。据使用者介绍,“咔哇氿”饮用后会产生类似吸食K粉的快感。
早在2005年,我国就将“γ-羟基丁酸”列入二类精神药物予以管制,并于2007年变更为一类。滥用“γ-羟基丁酸”会造成暂时性记忆丧失、恶心、呕吐、头痛、反射作用丧失,甚至很快失去意识、昏迷及死亡,与酒精并用更会加剧其危险性。
来源:红网湘潭站
作者:谢雄 彭孟强
编辑:黄滔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