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铁甲洪流中的“救援先锋”——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应急装备侧记

来源:红网湘潭站 作者:王泽芬 唐海燕 编辑:吴佳俊 2025-07-31 17:34:21
时刻新闻
—分享—

2024年3月,鄂温克族自治旗境内普降暴雪,当地多名人员被困、车辆陷于深深的积雪中。鄂温克族应急救援队第一时间出动运兵车、牵引车奔赴现场开展救援工作,其中江麓集团制造的全地形装甲运兵车上演“冰雪齐援”,成功转移被困群众16人,解救被困各式车辆11台,疏导车辆60余辆。

2013年6月,特大暴雨使内蒙古额尔古纳市部分区域交通陷入瘫痪。肆虐横流的洪水淹没了桥梁与道路,也阻断了高考学子通往考场的路。为确保交通受阻地区的考生顺利参加高考,当地各方力量急中生智,利用江麓集团研制的装甲运兵车转运受困群众与考生。车轮碾过湍急的水流,激起层层浪花,为考生们开辟出一条“希望之路”。

这一场场特殊的 “战役”,正是中国兵器江麓集团从国防装备建设领域向应急救援转型的缩影。应急救援装备一头连着国家安全,另一头连着国计民生。江麓集团作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国有大型一类骨干企业,是国防科技领域承制军用特种车辆的生力军。企业在坚守国防事业初心使命的同时,将目光投向国家应急救援装备领域,依托履带装甲车辆技术优势,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聚焦以抢险救灾为特点的应急救援装备研制,在融合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2007年,企业依托履带装甲车辆技术优势,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联合黑龙江大兴安岭森工集团研制第一代SX07履带式森林消防车,开启应急救援装备领域的深耕之旅。而研发初期,公司应急救援装备研发团队遇到诸多困难。一方面,应急救援车辆需要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工作,对车辆的通过性、稳定性和耐久性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军用标准与民用规范的差异像一堵无形的墙横亘在团队面前,如何在保证车辆性能的同时控制生产成本,使其更加适合应急救援领域,也是团队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面对这些挑战,团队没有退缩,他们深入灾区一线,在深山丛林、荒滩岛礁、雨雪冰冻等地区实地考察地形地貌和救援需求,不断调整和优化设计方案。历经数月的日夜伏案工作,团队通过将军用技术创新投入民用产品设计,对方案进行了10余轮精雕细琢。

在科研试制阶段,团队成员始终坚守测试一线,驾驶车辆直面各类极端条件的严苛考验。“只有经历过极限环境的考验,我们的装备才能真正投入灾情一线。”团队负责人坚定地说。有一次,在测试车辆涉水性能时,由于水流湍急,车辆一度失控,险些造成事故。但正是这样的经历,让团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应急救援车辆的重要性,更坚定了他们要把车辆做好的决心。团队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积累了大量珍贵的测试数据和试验经验,为多项应急救援装备的定型研制奠定坚实基础。通过不断提高载荷功能及轻量化水平,江麓集团现已研制出履带式、轮式两栖、无人平台三种通用底盘,通过加装不同上装设备,使其功能拓展到险情侦察、生命搜索、物资保障、通信保障等不同救援领域,增强重特大灾害事故无人化、智能化抢险救援能力。

2024年,内蒙古大兴安岭火灾的救援现场,江麓团队再次突破。“传统隔离带开设太慢,必须创新战术!”在指挥官实时指挥下,江麓集团11辆SXD09履带式多功能森林消防车、4辆XYB17全地形运兵车,推出了与挖掘机、推土机配合高效开设防火隔离带的新战术,创造了救援新纪录。历时16天全过程无故障,内蒙古森工集团的感谢信里写道:“你们的装备,是我们打赢这场硬仗的关键!”

多年来,江麓集团生产的多功能履带式森林消防车及全地形运兵车分别在黑龙江、内蒙古、湖南等多地发生的特大森林火灾、雷电火灾、暴风雪灾、抗洪抢险等救援中作为主战装备,为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支持。

每一场救援的背后,都有江维护保障团队的身影。他们与用户单位紧密协作,配合当地森林消防官兵奋战抢险救援一线工作,与消防队员们同吃、同住、同攻坚。零下30度的寒夜,他们趴在结冰的车底检修;暴雨倾盆的日子,他们蹚着齐腰的积水调试设备。深夜凌晨,他们呵出的白气在灯光中萦绕,却仍一丝不苟地重复着每一项维护步骤,只为确保装备时刻处于最佳状态,随时奔赴救援一线。

来源:红网湘潭站

作者:王泽芬 唐海燕

编辑:吴佳俊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xt.rednet.cn/content/646941/75/1517018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湘潭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