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湘潭理工学院2025年暑期教育教学管理干部学习会召开。学校领导班子、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围绕强化党建引领,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学校第三次战略转型,提升学校综合竞争力展开深入研讨。
转型升级是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自成立以来,湘潭理工学院已完成了两次战略转型:从2019年建校至2020年,学校成功完成了独立学院转设,并按普通高校的办学标准,规范教学管理体系,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从2021年开始至今,基本完成了从财经类院校向理工科院校、从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创新创业型大学的转型升级。学校全面对接湖南省4*4现代化产业体系,增设了一批新工科专业,全面推动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全面推进产教融合和项目制教学改革,教育与产业互动,毕业生竞争力显著提升,学校在区域内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会议指出,目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席卷全球,我国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正在驶入快车道,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挑战。湘潭理工学院的第三次转型升级,将聚焦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紧盯产业前沿,促进产学研的深度协同,提高学校的综合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会议要求,学校的管理与服务要坚持“第一性原理”,始终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把学生的成人成才放在第一位,全面实施“首问责任制”,办有温度、有深度、有实效的教育;要抛弃“教师本位”的观念,善于从学生和产业两个视角去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按社会需要培养CFAP人才,使他们不仅有阳光心态和坚韧品质,更会面对困难、解决问题,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要弘扬“扬长教育”,做实“避短教育”,引导学生筑牢底线,培养特长,放飞梦想,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人人都成才;要推进全员协同育人,教师、辅导员、行政人员都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支持者,形成教学、学工、行政紧密结合的育人合力;要进一步强化实习实践教育,不断丰富学生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企业项目、科研平台、社会实践中积累真实经验,提升竞争力和创新力,助力“高质量就业”;要继续推进“每天运动一小时”等项目,发挥体育美育对人才培养的特殊作用,构建个性化培养体系,让不同特长、不同兴趣的学生都有施展才华的平台。
下一步,湘潭理工学院将紧紧围绕四大重点产业集群,搭建新能源材料研究院等四大服务平台,深化产教融合,通过人才培养、科研服务和项目合作,助力地方经济建设,真正实现教育与产业的双向奔赴和深度融合,形成产业和教育双赢的良性循环。
会议期间,学习会成员还参观了李达故居、柳子庙、蘋洲书院等人文景点,在文化浸润中,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厚植家国情怀。
来源:红网
作者:吉可以
编辑:杨莉莎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