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健康福祉,一头系着健康湘潭建设的根基,是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的“前沿阵地”,而居民“感受度”已成为衡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一把标尺。今年以来,湘潭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部署要求,以“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为目标,全面实施省重点民生实事——以“家医湘约”为主题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行动,着力推动签约服务从“有形覆盖”向“可感可及”转变,织密群众家门口的健康守护网,让居民真正感受到签约服务的便利与实惠。
服务升级,签约扩面提质有感
“以前感冒发烧,要骑半小时三轮车去镇里,王医生团队与我们家庭签约后,亲自上门量血压、听心肺,还教我怎么调胰岛素剂量,啥都能解决。”湘乡市先锋村村民谢大叔的感慨,是群众对基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认可的一个生动缩影。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好不好,居民感受度是“金标准”。今年以来,湘潭市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与健康治理路径,持续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升级、扩面提质有感走深走实。一方面,湘潭市大力推进以家庭为单位的签约,提供“六个一”服务,明确每户一名健康联系人,协助开展健康管理,还通过家庭病床提供上门治疗。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功能社区签约,在机关、企业、学校、养老机构等推出定制服务包,实现养老机构签约全覆盖。
“肠胃不舒服,在单位就能拔火罐治疗,太方便了!”不久前,湘钢职工胡女士就在公司高线家庭医生工作站体验了一把功能社区签约带来的福利。当天,岳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此开展“中西医结合调肠胃+季度血管筛查”主题活动,为职工提供走罐、红外线治疗、颈部血管彩超、血压血糖监测、中医辨证及家庭医生签约等“一站式”免费服务。
该工作站由岳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湘潭市中心医院联合设立,是功能社区签约的典型代表。在这里,每周二有全科与专科医生团队驻点,每月围绕不同健康主题推出免费项目,让企业职工足不出厂享受“零距离”健康服务。
为进一步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可感可及性,湘潭市还通过发布公开信、举办启动仪式、开展“五进”活动、组织“健康夜市”、建设健康科普资源库等措施,广泛传播签约政策与健康知识,突出线上线下签约,提升服务可及性。线上推广“家医湘约”模块,方便居民申请签约、查询档案、反馈评价;线下在小区和功能社区广泛公示团队信息,设立家庭医生工作站及健康驿站,推动服务进门入户,大大增强了签约便利性。
资源下沉,健康管理送进家门
“我有高血压,今天家庭医生团队上门给我量血压、送降压药,还指导我怎么吃药、饮食上要注意什么,服务真的太贴心了!”在雨湖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长蒋医生敲开李阿姨家门的场景,如今在湘潭已成为常态。这支家庭医生团队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与湘潭市中心医院的专科医生共同组成,专业而全面的服务让居民倍感安心。
今年以来,湘潭市大力推进医疗资源下沉与团队结构优化,不断夯实基层医疗服务网络。在城市构建“3+1+X”团队模式,即3名基层医护公卫人员、1名二级以上医院专家,并整合专科医生、社区网格员等多元力量;在农村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服务机制。通过全域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获得有力支撑。目前,全市已从二级以上医院选派827名专家下沉基层,共组建1149个家庭医生团队。
湘潭县是强化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健康管理走进家门、深入民心的突出范例。今年以来,该县整合县人民医院等4家医疗机构共200余名骨干医护人员,以19家乡镇卫生院和496家村卫生室为依托,按“3+1+N”标准组建370支家庭医生团队,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持续优化签约服务,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属医生”的便利。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是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稳健发展的基础,而党建引领则是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的关键。从2023年起,湘潭市从二、三级公立医院遴选48名党员骨干,派驻基层医疗机构担任“第一书记”,实现组团式帮扶全覆盖和服务管理同质化,同步推动联合门诊、联合病房建设,打造基层特色专科,并开展新技术培训。近年来,湘潭市通过开展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强化基层卫生人才培养与培训,举办家庭医生优质服务竞赛等举措,着力改善基层医疗机构诊疗环境、深化内涵建设,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大幅提升。2024年,全市基层诊疗量占比达68.22%,派驻基层医疗机构的门诊量、出院人次及医疗业务收入,较2022年分别增长48.68%、27.11%和25.31%。
此外,湘潭以医联体为单位,落实基层药品联动管理,统一目录并扩大慢性病、常见病用药种类;推行临床药师下基层制度,实现“一名药师结对指导一家基层机构”;同时开展基层医护人员能力培训和家庭医生优质服务竞赛,全方位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套餐定制,个性需求精准配送
“要是没有这个签约服务,我老伴那次就危险了。”湘乡市梅桥镇金吉村的赵大爷至今心有余悸。梅桥镇卫生院家庭医生团队在一次入户随访中,敏锐发现其老伴言语含糊、手臂无力,立即视频连线市中医院专家,远程诊断为“疑似脑梗”。团队迅速联系救护车、上传病史、提前挂好急诊,老人抵达医院后第一时间完成CT检查并接受溶栓治疗,整个过程无缝衔接,成功挽回生命。
这一高效救治得益于梅桥镇卫生院依托县域医共体推行的“组合式签约”服务。村民与镇卫生院签约,即可获得县级医院专家的全程支持。日常检查有疑问,家庭医生可拍照传专家远程研判;需住院的,能直接预约床位;康复期转回镇里后,再由家庭医生接手管理,让村民就医更安心、更顺畅。
在湘潭,类似故事不断上演。通过医共体框架,基层医疗机构打通上下转诊渠道,家庭医生承担首诊、筛查和转诊衔接,大幅提升就医效率。同时,各地服务创新层出不穷:韶山市组建“韶小卫”健管家志愿服务队,吸纳退休医务人员、健康管理师等加入“3+1+X”家庭医生团队,协助签约履约,并运维“智慧健康驿站”,方便居民自测健康;姜畲镇中心卫生院引进肌骨超声、PRP治疗等新技术,为慢性疼痛患者提供微创治疗,报销比例较大医院高出30%;长城乡卫生院定制18个个性化服务包,涵盖体重管理、中医理疗、儿童助长等多领域,家庭医生每周2~3次进驻养老机构,开通24小时转诊绿色通道,门诊量同比增长35%。
湘潭坚持政府主导,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为医改与民生重点,建立多部门联席机制,统筹公卫、医疗、医保资源,推出“资金包、政策包、服务包”,为签约居民提供集预防、筛查、诊疗、管理、康复于一体的全链条服务。同步推进基层门诊统筹改革,提高20种常用药、10项常规检查报销比例至90%,并对慢性病患者、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实施“红黄绿”三色分级管理,实现精准服务。
截至目前,湘潭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覆盖34.38万户家庭、640个功能社区,全人群签约率43.03%,重点人群超80%,居民满意度达95.73%,基本公卫服务项目质量连续3年居湖南省首位。
从“治疾病”到“管健康”,从“患者跑”到“服务上门”,“家医湘约”正深刻改变着湘潭市民的健康生活,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注入温暖而坚实的力量。
来源:湘潭日报社
作者: 廖艳霞 罗丹
编辑:凌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