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红”法治宣讲团开展普法活动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吴佳俊 通讯员 丁依 刘叶晗 湘潭报道
在伟人故里、湘江之滨,有一支独特的普法队伍正活跃在湘潭的学校、社区、企业、田间地头和军营。她们由湘潭市两级法院的68名女干警组成。身着法袍,她们是定分止争的裁判者;走出法庭,她们是循循善诱的普法者。她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湘潭法院“巾帼红”法治宣讲团。
自2023年组建以来,这支队伍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坚韧与专业,将冰冷的法条转化为温暖的关怀,累计开展普法活动超过380场,直接受众逾7万人次,发放宣传手册5万余份,用心用情用力绘就了一幅幅法治湘潭、平安湘潭的生动画卷。
专业筑基 精准供给
卓越的成效源于坚实的组织基础和精准的战略定位,宣讲团自诞生之初,便摒弃了“散兵游勇”式的零散宣传,致力于打造一支规范化、专业化的普法铁军。
在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的领导下,宣讲团汇聚了全市两级法院的政治与业务骨干,极大地增强了队伍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团队内部形成了科学高效的协作机制,根据成员专长精细划分为宣讲内容制作、宣讲、宣传、后勤四个职能小组,各小组既各司其职又协同作战,确保了每场活动从课程研发到落地执行的高质量与高效率。
强大的队伍需要精准的“弹药”输出,宣讲团深刻理解“讲什么”比“怎么讲”更重要,创造性地推出了“点单式”普法模式,构建了“群众点单—法院接单—课件研发—普法宣传”的完整闭环。群众关心什么,普法就讲什么;社会痛点在哪里,课程就聚焦哪里。仅2024年,就接到来自学校、工会、社区等单位的点单30余次。
围绕这些需求,宣讲团通过“三步研磨”法打造精品课程,小组分组研发初稿、集体研讨打磨逻辑、试讲反馈优化细节,确保了每一份课件都既权威专业又生动接地气。面向中老年人的《守住爸妈的养老钱》课件,细致剖析借贷“十大风险”,守护百姓钱袋子;针对企业与员工的《劳动法》解读,致力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优化营商环境。这种精准的内容供给,让普法教育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直击人心。
创新传播 体验赋能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让法律知识从“入耳”到“入心”,宣讲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打破传统说教,拥抱创新体验。她们大胆探索“宣讲+服务”“线上+线下”的多元模式,将普法活动打造成一场场引人入胜的法治文化盛宴。
宣讲团将“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不仅是让法官走进校园社区,更是邀请群众走进法院,通过“公众开放日”、庭审旁听、“我是小法官”体验等活动,让民众在庄严肃穆的法庭里“零距离”感受法治的权威与公正。
更为可贵的是,她们巧妙地将地方文化与法治精神融合,让普法宣传“潮”起来、“活”起来。
湘潭县法院的“萤火行动”宣讲团不仅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石鼓油纸伞的制作与普法宣传相结合,还邀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纸质影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吴渊,用他创作的《文明上网,拒绝裸聊》纸影戏剧目,为乡村孩子送上“普法+非遗”大餐。岳塘区法院“童心岳沐”分团则搭建起“普法小镇”,通过“法治大富翁”、情景话剧、模拟法庭等游戏互动,让青少年在欢声笑语中知法、学法。
“小法官”活动现场。
从与“饿了么”志愿团队合作随餐发放普法手册,到拍摄由真实被害人出演的防诈宣传片,宣讲团不断拓宽传播路径,让法治意识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品牌引领 司法为民
经过两年多的深耕细作,“巾帼红”已从一个团队名称,成长为一个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普法品牌。这份影响力的背后,是宣讲团对品牌化运营和长效机制的不懈追求。她们制定《巾帼红宣讲团运行规则》,规范团队准入、后勤保障与表彰激励,有效激发了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她们紧扣“国家宪法日”“六一国际儿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全市两级法院上下联动,集中开展“防范校园暴力宣传周”等主题活动,形成规模效应,让法治声音更加响亮。
品牌的生命力在于其解决社会问题的实效,宣讲团始终将目光聚焦于社会最关切的群体与领域。
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她们将普法对象从学生延伸至教师,构建“教师懂法、学生守法”的良性循环;她们关注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设立“法治信箱”,开展结对帮扶,用法治之光弥补亲情缺憾。在服务经济发展方面,她们“靶向”施策,深入企业调研知识产权保护难题,为企业家举办专题讲座,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司法动能。在融合生态保护方面,她们在樱花园举办环保法治游园会;带领家庭参观污水处理厂,在绿水青山间传播“两山”理念。
这种深度融入社会治理的普法实践,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宣讲团的多篇经验材料被《人民法院报》、湖南高院官微刊登转载,湘潭中院更获评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实现了从“区域经验”到“全省范本”的跨越升级。
从法庭到讲堂,从城市到乡村,从线下到线上,湘潭法院“巾帼红”法治宣讲团的脚步从未停歇。她们用专业的法律知识化解社会矛盾,以女性特有的温暖抚慰人心,用创新的传播方式培育公众的法治信仰。在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湘潭的征程上,这一抹亮丽的“巾帼红”将继续奔走在普法一线,让法治的光芒照耀更多角落,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新时代司法为民的深厚情怀与责任担当。
来源:红网
作者:吴佳俊 丁依 刘叶晗
编辑:凌雨晴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