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只要我们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蓝天白云定能常驻。”9月7日是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当天,一组湘潭蓝天美景图,引发众多市民点赞。今年以来,湘潭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成效显著,多项指标创下历史最优。
蓝天白云下,河东城区。(陈旭东 摄)
今年以来,湘潭市坚决扛起“守护蓝天”的政治责任,创新构建“1+6”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攻坚体系,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双班长”的攻坚专班,设立6个由市领导牵头负责的专项工作组,形成层次清晰、覆盖全面的政策框架,协同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针对“三结构、两难题”等核心症结,湘潭市精准施策,制定20条措施、50项具体任务,在交通运输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烟花爆竹禁限放、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等方面持续发力。同时,借助“天空地一体”监测体系,综合运用无人机巡飞、铁塔视频监控、颗粒物激光雷达等先进技术,实现大气污染物全方位、实时监测,并强化环境监管执法,严厉打击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
蓝天白云下,一江碧水穿城过。(陈旭东 摄)
创新机制方面,湘潭推行“345+1530”工作模式,强化人员、资金与技术保障,系统推进2025年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攻坚。与往年同期相比,大气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
市生态环境局数据显示,截至9月6日,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505,改善率位列全省第四;PM2.5平均浓度为34.5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7%,改善率居全省第三,且成为全省仅3个实现PM2.5浓度同比改善的城市之一。尤其自实施市领导周调度机制以来,PM2.5管控成效显著:6月、8月浓度分别为14.8和14.7微克/立方米,创下有监测记录以来同期最低;7月浓度为14.8微克/立方米,排名全省第三,取得月度历史最优成绩。
来源:湘潭日报社
作者: 廖艳霞 许丹
编辑:杨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