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头岭村村部。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放明 湘潭报道
“我过来拿快递,顺便把带孙伢子过来看书、做作业,我可以放心做自己的事了……如今真的方便哩!”8月21日,湘潭县排头乡排头岭村的韩奶奶到村部取完快递,便把8岁的孙子宾浩文留在了农家书屋阅读室。“暑假和周末,他经常在这里看书学习,还有志愿者辅导,放心得很!”韩奶奶乐呵呵地说。
农家书屋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要,快递站点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这看似毫无关联的两件事,却被排头岭村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将农家书屋搬进村部快递站,让“书香能量”拥有“快递流量”,解决书屋开放时间受限、借阅率不高等问题,农家书屋真正成为了村民家门口的精神文化“高地”。
排头岭村的农家书屋里,孩子们正在翻阅自己感兴趣的书籍。
排头岭村村部的快递站日均收发快递80至100件,快递架旁还有一台便民金融服务终端机。平时到村部取快递、取钱的村民络绎不绝,这里成为村里人气聚集点。
而在此之前,该村的农家书屋设在村部二楼,开放时间和上班时间同步,与村民和孩子们的闲暇时间正好错开,书本利用率一直不高。发现这一问题后,排头岭村将书屋搬到了一楼,与快递站仅一墙之隔。
设在村部一楼的快递站与便民金融服务终端机。
“自从将书屋搬进了快递站的里间后,每天早上八点至下午六点开放,节假日也不例外,光顾书屋的村民自然就多起来了。”排头岭村宣传委员黄琴介绍,很多村民在取快递、办金融业务的时候,顺便到隔壁翻翻自己感兴趣的书。存书2000余册的书屋年借阅量,也从以前不足100册,提高到500册以上。
排头岭村的农家书屋,还是村里数十名少年儿童的暑期“大本营”。
当天下午,14岁的彭佳欣安静地坐在村部的阅读室,捧着一本《风云南北朝》看得津津有味。“我喜欢历史,暑假除了写作业,就是在这里看与历史相关的书籍。”彭佳欣笑嘻嘻地说,“每次过来取快递,我都要花半天时间。”彭佳欣旁边,还有10多个小朋友在看书学习。
彭佳欣一边看书一边画思维导图。
从8月初开始,村里的大学生志愿者颜晓婷每周一至周五都在这里忙碌,她通过辅导孩子们的作业,为他们的学习生活答疑解惑来实现自己奉献的价值。“他们中很多是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孤独和自卑。”颜晓婷说,自己通过跟他们沟通交流做些心理疏导,“尽量缓解这些倾向。”
与此同时,排头岭村还依托农家书屋,对接当地民政、消防、应急管理、交警等部门,在暑假期间开展各类活动,为村上少年儿童的假期生活增色添彩。
排头岭村在阅读室开展系列暑期活动。
“将快递站与农家书屋设在村部一楼,不单是方便群众取快递和阅读,还要让这里成为全村的‘信息中心’。”排头岭村党总支书记张子端介绍,以前若非办事,很多村民“一年都难得到一次村部”。而现在,村部人来人往,村干部与村民越来越熟悉、距离越来越近,“基层很多工作就更好做了”。
目前,湘潭市共有755个农家书屋,藏书153万余册。市文联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推动更多农家书屋与便民设施整合,充分发挥农家书屋应有的作用,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注入更多“书香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刘放明
编辑:楚湟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