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线缆生产线女工奋战中。
在中国兵器江麓集团的生产攻坚战场上,有这样一群女性攻坚队伍正用智慧与坚韧书写着别样的精彩。她们手持电动工具、戴着口罩,眼神专注地盯着装配细节,在精密零件与繁琐装配工序间,不仅保障着每一台产品的质量,更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担当,攻克技术难关、创新工作方法,让“她力量”在生产一线绽放光芒。
装调生产线上,总能看到班长张辉忙碌的身影。攻坚号角吹响后,她所在的班组承接了多项紧急装配任务,她没有等靠要,一边梳理物料清单,一边与生产管理员、库房沟通协调,根据物料到岗情况灵活调整装配顺序,部分工序提前安排,最大限度减少等待时间。面对复杂的装配流程,张辉总爱琢磨更高效的方法。她带领班组骨干复盘以往的装配案例,针对部分产品零部件多、步骤繁琐的问题,提出优化装配工序,把重复操作合并,让分工更精准。这位女班长以“立足岗位、冲锋在前”的担当,带领班组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各类产品按节点交付,一次交验合格率达到100%,攻坚任务顺利完成。“任务再难,也得想办法啃下来!”张辉眼里闪耀着坚决完成任务的光芒。
电器生产的“神经脉络”——线束线缆生产线,这支队伍正紧张投入工作,她们不仅是线束的“编织者”,更是生产效率的“创新者”。特种车辆线缆的生产流程长,工作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欠佳,班长田艳率先提出在班组开展定人、定点、分工序事宜。该方式不仅解决了焊线、焊接插头繁杂问题,还缩短了布线时间,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线束制作生产效率,只需一到两名熟练工,就可成倍地提高产能。田艳通过增加“第三只手”,将需要焊接的插头固定在自制的简易虎钳上,同时调整插头焊接角度,快速实现插头引脚的焊接,确保插头焊接后引脚牢靠且一致性良好。“我们布的是线缆,更是让生产线更高效、更精准的效率网。这网里,藏着我们女工的智慧和力量。”
环境试验间里,机器不分昼夜发出持续的嗡鸣。这里是产品交验前的“极限考场”,而班长王晓茵和她的团队,就是这场“考试”最严苛的“监考员”。她们用精准的数据记录、敏锐的问题捕捉,为每一台产品的安全与耐用性筑起最后一道防线。随着攻坚战场的持续白热化,试验班的工作量大幅增长。面对压力,王晓茵带领试验班全体成员拧成一股绳,科学分工,争分夺秒,日夜奋战在岗位上,多种产品同时交叉进行。“我们的眼睛里不能有差不多,0.1℃的温差、1秒的异常波动,都可能藏着致命隐患。”王晓茵谨小慎微,经常这样告诫班员。她们每一份精准的记录、每一次及时的预警,都在诠释着“隐形守护者”的责任与担当,她们用柔弱的臂膀,传承着军工精神,坚守着军工品质,让军工制造的可靠性有了更坚实的底气。
从精密的元件装配到流程的优化创新,这些奋战在生产一线的女工们,以汗水浇灌成果,以智慧点亮效率,在她们手中,冰冷的零件被赋予温度,重复的劳作绽放出创新的光彩,她们用行动证明:女性同样能以实力撑起创新攻坚“半边天”,“她力量”已成为推动公司发展的重要动能。
来源:红网
作者:林润伊
编辑:楚湟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