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评标舱。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凌雨晴 通讯员 石浩 实习生 龚文豫 湘潭报道
评标室里“暗箱操作”“人为干预”?评委之间“使眼色”“打暗语”?这些影响评标公平的老问题,如今在湘潭有了硬核解决方案。
9月1日,湘潭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式开展智能评标舱系统上线测试,20个全省首创的“一人一舱”式智能评标舱全面启用。
走进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一排科技感十足的智能评标舱格外醒目。每个舱体虽仅 3 平方米,却“五脏俱全”—— 配备专业电脑、视频交流平台、IP 通话端口,以及全覆盖、无死角、高清晰的音视频监控系统。
专家进入评标舱后,系统自动分配评标任务,全程独立操作,彻底告别以往“一室一项目、交流讨论多”的评标模式。整个评标过程全程留痕,通过运用电子监控、身份验证、加密通讯等技术手段,有效杜绝外部干扰和内部舞弊行为,强化评委全程言行举止的可追溯性。
智能评标舱“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
测试当天,评标专家们在舱内顺利完成了一宗工程建设招投标项目的评标工作,全程仅用时约2小时。参与测试的评标专家说:“在智能评标舱内工作,就像有了自己的专属工作室,既不受干扰,又能通过视频系统进行必要沟通,整个过程更加规范、透明。”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智能评标舱建设采用“部门主导+社会资本”创新模式,由湘钢集团投资建设、市资源交易中心维护管理,既减轻财政压力,又提升设备专业性和可持续性。
“我们不仅要打破评标过程的‘暗箱’,还要打造全省领先的‘透明舱’。”市资源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湘潭市将持续优化系统功能,推动“不见面评标”常态化,进一步筑牢公共资源交易防火墙,有力推动公共资源交易阳光下运行。
来源:红网
作者:凌雨晴 石浩 龚文豫
编辑:刘放明
本文为湘潭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